浙东赠李副使员外

妙尽戎机佐上台,少年清苦自霜台。马嘶深竹闲宜贵,
花拂朱衣美称才。早入半缘分务重,晚吟多是看山回。
名高渐少翻飞伴,几度烟霄独去来。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方握丹毫经两考,已悲青冢送三归。黄花明月秋来好,醉却胸中是与非。

仙篆驱龙效水灵,佛螺吹梵演云经。
何烦础汗生蒸润,便借炉薰作晦冥。
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昌时圭璧形声应,不似周时莫我听。

去时官柳万枝黄,归路寒葭满地霜。挟纩已温良月候,吹纶更作小春芳。

沸地笙歌海,排山酒肉林。
连环屯万室,尺土过千金。
民气多羶行,夷言学鸟音。
黄标千万积,翻讶屋沉沉。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

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记倒离尊,断崖野树围孤店。翠帘风黯。客去春寒减。

雁背征帆,渐渐斜阳淡。归程暗。舵楼灯闪。犹繫东湖缆。

老夫惯与轧传神,夹山倚涧将逼真。青云轧天见高盖,苍鳞裹烟呈古身。

我亦不知轧在纸,轧亦不知吾戏耳。吹灯照影蛟起舞,直欲排空掉长尾。

待轧千丈岁须干,老夫何寿与作缘。不如笔栽墨培出,一笑何问人间大小年。

先生春秋八十但,芒鞋重踏扬州土。故交但有丘茔存,白杨摧尽留枯根。

昔游倏过但十载,江山宛然人代改。满地干戈杜老贫,囊底徒馀一钱在。

桃花李花三月天,同君扶杖上渔船。谁家酒垆可赊饮,一钱先与人传看。

酒人睇视皆垂泪,乃是先朝万历钱。

至人宪天德,虚心体群生。自为代工计,岂为济众名。

惟王间世才,钦圣奉天明。端居澹无欲,四海流仁声。

耄倪竞稽首,愿王寿千龄。如彼岷峨高,不骞复不倾。

小臣最陋劣,夙受顾盻荣。孤恩愧明义,念旧劳睿情。

临风拭病目,思见德化成。

片云踪迹任飘然,南北东西共一天。万里山川悲故国,十年风雪老穷边。

名高冀北无全马,诗到西江别是禅。颇忆米家书画否,梦魂应逐过江船。

翠竹幽兰入画双,清芬劲节伴闲窗。
知君已得峨眉秀,我亦前身在锦江。

上方台殿酒波涛,万里无云见羽毛。沧海一杯流地底,雪山千仞小秋毫。

天边作客登临倦,夜半惊人笑语高。犹有秦川公子笔,为君题赋擅风骚。

李花当户间桃花。妍景雪兼霞。春风送将春色,照耀野人家。

回蝶使,罢蜂衙。日初斜。双莺窗外,双燕帘间,共惜秾华。

拍栏杆,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

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遥传高调复高情,只字堪当十五城。歌罢牛山开罨画,吟成戏马斗峥嵘。

衔杯席上需陶子,落帽风前忆孟生。时事岂能搔侠兴,定期春酒此同倾。

夜半天风,吹佩玉、列仙初度。又恰是、人间六月,叶蓂方吐。黄纸除书惊乍到,青毡旧物欣重睹。拥皇华、玉节待清秋,江南去。招壮士,增王旅。漕廪粟,资淮浦。济江南嘉绩,久闻当宁。明弼堂前山满眼,来鸿庭後花无数。看召环、即到寿星边,朝明主。
崒嵂倚空蹲怪石,轮囷夹道卧长松。
白龙应已冲天去,岩窦岿然有故踪。
象弭插文犀,鱼肠莹鸊鹈。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
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仍闻数骑将,更欲出辽西。

小孤南望水滔滔,风起帆飞急远舠。木叶欲阴山阁露,春潮初长石门高。

曾游古洞多栖鹤,旧识船僧棹晚涛。却忆昔年留宿处,独吟江月不知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