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荆溪白石出”主要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天寒红叶稀”主要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主要写初冬时节山中全貌。本应是萧瑟枯寂的冬季,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寂。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绀油幕见黄金钩,贝玑磊落澄不流。
纷纷媚影动波上,的的远势横沙头。前山渐昏渔唱息,唯有疏苇吟穷秋。
予方弭楫对此景,时欲乘兴长夜游。青蛾荡桨忽远至,虽有雅约犹嚬羞。
綵舟鲜明四窗辟,兰酎辛滑嘉宾留。歌馀清冽贯众耳,笑动姿采生香㡚。
玉盘脍鲈光一色,饤簇殽核随所搜。河斜参倒气逾治,我起饮子子必酬。
共知此会不易得,邂逅得此难再求。区区才知自劳役,扰扰尘俗多悲忧。
已醉更歌更起舞,明日分散空离愁。
不须成佛不生天,纳纳乾坤任放颠。解识妇人醇酒趣,英雄退步便神仙。
白马金珂上苑东,六街歌舞散香风。豪游已作三年梦,愁对春灯此夜红。
大艑浮溪曲,华旌映道周。劳农才彻警,问俗偶成游。
王事今云棘,官称古号遒。正须哀疾苦,辄莫诧防秋。
住来频见荔枝红,密约分明问祖翁。真净不来乡果熟,陈琳无檄愈头风。
横塘度单舸,五湖净如缟。山障疑无路,花曲潜通岛。
主人垫角巾,有类郭有道。檐间下尘榻,盘中剥新枣。
夕照去庭柯,片月流青昊。千仞览德辉,昭回振远抱。
尊酒不及乱,玄言自论讨。道以沉寂超,人与烟霞老。
置我丘壑间,宛然似舅好。
天上云,何方来。天之元气出变化,飞龙与尔相徘徊。
龙飞不自行,乘云如水高飞腾。逶迤缥缈不可名,翱翔矫矫游太清。
出紫薇,过箕尾。龙行亦行止亦止,与龙一心青天里。
青天皎皎日正中,轮囷萧索飞溶溶。春风浩荡吹八极,氤氲五气流春风。
忽然收卷不留迹,妙入无门閟玄极。冥冥窅窅神所宅,独有飞龙可以识。
房山之上有屋名云庄,青壁突兀开栋梁。云兮云兮不可以敛藏,散为甘雨泽四方,年丰黍稻多穰穰。
云在天,人乐康。
酸风瑟瑟怯衣单,烛灺羹残兴亦阑。天似怜人归去晚,故教冷月出云端。
于今。升沈。天心。久难谌。须暗。幽人静中澄虚襟。看他风雨萧森。
烟满林。世态恁巘嵚。一任纷错商与参。
素心寄处,三尺鸣琴。素心快处,明月空山翠阴。上苍苍兮千寻。
月娟娟兮宵深。幽兰香被岑。兹焉为知音。此外渺难禁。
豁然长啸鸾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