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妹玉曜肤色,梅娘淡妆素衣。大主嗔老奴爱,三郎怕肥婢知。
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泪粘春住,香吹梦醒,提起旧时根节。画船丝柳绮窗花,整一幅,断肠图揭。
彩云易散,银河难渡,青鬓莫教催雪。来生慧业恐生天,又负却,人间风月。
片片瑶姬影,飞来最有情。朝朝暮暮不分明,愁与梦魂凝。
云湿碍行雨,峰开似列屏。明鬟染得一天青。一朵一仙灵。
琴台如髻绕烟鬟,学得新声手自弹。七十二峰看不尽,烟波纯浸洞庭山。
座有嘉鱼膝有琴,今人高会古人心。已闻古奏来盈耳,更缀华篇作赏音。
聘鲁雅评犹可识,在齐馀韵窅难寻。广陵不共嵇公绝,响逐儿郎鹤在阴。
盛时忽忽到衰时,一一芳枝变丑枝。感旧最关前度客,怆亡休唱后庭词。
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莫怪流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
东门园上春风微,醇醇冢上花成围。醇醇一去不复返,食一盂兮酒一卮。
悲莫悲乎今日,伤莫伤乎旧衣。思其言而想其貌,吁嗟乎天殇吾儿。
一片晴云万壑閒,行人立马自开颜。风沙此际还留胜,岂必罗浮是故山。
红罗亭下又春风,小凤飞来树已空。后主当时欢宴处,新花如火照唐宫。
夜坐初未阑,微醺为谁醒。月华满院落,长空荡秋影。
我歌怀古诗,妙契心独领。冬裘复夏葛,自乐无妄逞。
溪水清可爱,溪鱼肥可煮。纵教烟雨湿蓑衣,不得溪鱼不归去。
得鱼换酒亦不恶,世间谁似渔家乐。收纶举盏坐溪头,细数波间几点鸥。
漫道溪鸥閒似我,我閒又乐閒较可。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踏得故乡田地稳,本来面目露堂堂。
人只在,不曾亡。率陀天上非人世,须知别有好商量。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