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落第”。“况复”二字递进一层,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柳条青”三字并暗隐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这一联诗中既有丘为又有诗人自己,其后两联专写丘为。第二联用典。当年苏秦游说秦王,连续上了十次书都未奏效,黄金百斤用尽(《战国策·秦策》)。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京都既难以安顿,回家也是孤独一人,生计窘迫。第三联就是对丘为归途形象的描绘:“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这两句是此诗名句,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此联句与句对仗,同时又句中自对:“五湖”对“三亩宅”,“万里”对“一归人”。结尾一联:“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这里以祢衡借指丘为。《后汉书·文苑传》说祢衡恃才傲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上疏荐之”。唐代武后垂拱二年,设理匦使,以御史中丞与侍御史一人充任,玄宗时改称献纳使。王维曾任右拾遗、殿中侍御使等官职,因此自称“献纳臣”。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情绪由怏怏惜别转到深深的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
王维与丘为虽是同辈诗友,但年龄稍长,故诗中语气较为老成。结尾处反用孔融与祢衡的典故,虽是从识贤、荐贤的角度引出,但“知”字与篇首的“怜”字,还是表现了一种长者所特有的口吻。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其着重抒发的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零玉连环,碎珠络索,清香几缕团聚。莲舌挑圆,樱唇收小,春满玉人娇酺。
玲珑不断,早吐出、牟尼无数。应胜香焚宝鸭,空成篆文回互。
帘前绛纱密护。怕团团、被风吹去。万种圆融全仗,慧心吞吐。
看取阑干稳度,又四角、垂垂化珠露。散了冰轮,氤氲再补。
种豆向南陇,秇禾满东菑。不辞终岁勤,食力在所期。
维时失总御,疆土有侵移。戎马无定交,彼此更戕之。
稛载已不遗,征责方在兹。三农舍之去,离析当告谁。
念昔劝垦辟,里胥费言辞。如何场圃间,满目但蒿藜。
风力号强明,三朝选寄荣。谁非千骑长,独就五羊城。
仙殿图书掩,山阴父老迎。蓬莱登望好,太守擅诗名。
久困南辕许乞休,编芦架屋小于舟。连朝细雨檐头注,搅得春愁万斛流。
去年燕南醉明月,黄金台上秋风发。两行燕玉笑姮娥,直著风神比颜色。
前年山南醉明月,露气风声缠玉节。甲士挝鼓边声雄,汉水波翻岘山裂。
今年又作江南行,五河河口浇雄䲔。举杯对月月浮动,酒浪摇碧金鳞生。
彷徨四顾天宇豁,九州四海一月明。谁令此地限南北?鬨起祸乱挐甲兵。
人生大抵随所遇,南北东西无定住。今宵对月倾金尊,便可长吟嚼佳句。
醉时抱月凌孤风,桂苑烟霄快高步。浩歌乱扣白玉盘,天上人惊亦何惧。
不须槌碎黄鹤楼,何必翻倒鹦鹉洲。大江江头呼李白,我欲与汝蓬山游。
赤城城头摇曳紫绮裘,白云云边倒卷苍玉瓯。双成佐酒飞琼唱,不解人间更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