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窗迥

七十三,三十七。恁时节思量,王吉王吉。崖畔险也兀底,却堤防脚失。

奉劝回头休要执。戴包巾、只在来年元日。若依前、意马心猿,管终寿九十。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有月多同赏,无秋不共悲。如何与君别,又是菊黄时。
风流晋宋时人物,花县鸣琴调甚新。
不厌开樽留剑客,仍能下榻待诗人。
九龙池馆空陈迹,十锦山川自好春。
但见清吟度白日,不知佳政最宜民。

缭绕晴空似雪飞,悠扬不肯著尘泥。花边娇软黏蜂翅,陌上轻狂趁马蹄。

贴水化萍随浪远,弄风无影度墙低。成团作阵愁春去,故把东君归路迷。

烂柯山下忍重到,双桧楼前日欲残。华屋未移春照灼,
故侯何在泪汍澜。不唯济物工夫大,长忆容才尺度宽。
一恸旁人莫相笑,知音衰尽路行难。

千山访我几摧辀,清坐来看十日留。势利白头何足道,古人倾盖有绸缪。

天上多春色,人间迥不同。
花翻鳷鹊殿,莺过建章宫。
云旂鸾被影,月扇雉含风。
遥瞻翠华近,红日照盘龙。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试步向栏干,奇花正好看。乾坤增著力,风雨莫无端。

彩笔题诗易,金刀下剪难。十分方吐半,犹喜夜来寒。

家住珠林楚水滨,林端岁岁凤毛新。草堂数世今无恙,但保诗书启后人。

吾友多称君,思见寒附火。
气温玉开籍,才敏鏃加笴。
尝於师鲁书,言词屡及我。
乖疏久益新,慕合迎已可。
奈何縻组绶,无路动车輠。
近乃得百篇,能诗今信果。
清寒水石舂,怪险蛟螭锁。
远念烟鸿去,呈妍露葩娜。
古人虽已矣,风流未应堕。
东来勿后期,山桃缀红颗。

多公二十岁,此夕感尤深。颇觉北风转,不堪西日沈。

醉喧邻巷语,愁动故乡心。七帙从今始,菟裘可缓寻。

槛外千峰插海波,芙蓉双塔玉嵯峨。银山殿阁天中见,黑水帆樯镜里过。

芳草沧洲春思晚,野云孤鹤客怀多。共谁一夜山堂月,洞口参差长薜萝。

晨兴长意佳,独坐开半扉。池塘澹不流,轻燕帖水飞。

青阳醉万物,随地生光辉。云飞与川驰,何处不生机。

安得浴沂者,浩歌以同归。

茉莉微含香乳,红蕉半吐腥唇。窄衫不耐砑罗新。

轻分莲瓣子,暗卜意中人。

洗发金盆碍月,擎桨犀液凉心。鸭阑庭畔每逡巡。

玉簪黏粉露,丹鸟上承尘。

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
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
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
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
微凉感团扇,古意歌白紵。
乐哉今夕游,获此陪杖屦。
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
短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

故交屈指复谁存,似我馀灰尚足论。于世已惭微友道,入山偏觉谬师恩。

时擎粥钵烟村外,閒放棕团水石根。从此名山高顶上,一凭筋力恣孤鶱。

画得真如活,华间试展开。黄莺偷眼觑,不敢下枝来。

怪雨狂风势欲倾,阴垂六合见云腾。
一条瀑布岩前落,界破青山千万层。
自从相见白云间,离聚常多会聚艰。
两度逢迎当汝水,数年隔阔是曹山。
客来濯足傍僧怪,病不烹茶侍者閒。
不是故人寻旧隐,只应终日闭禅关。

纵目清秋宇宙宽,五湖浩荡一渔竿。胜游到处疑飞屐,新句拈来似弹丸。

吴岫云停看尺咫,蜀山翠扫忆千盘。如今好作林泉主,茶雨松风草阁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