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作者回忆二十年前,汴京的灿烂与辉煌,以及御题赋诗的憧憬。下片则写遭劫后的破败荒凉,以及亡国之臣的失落。全词运用简明对比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余地。该词采用今昔盛衰对举之法,写世事之变迁,道无尽之哀感。
词的上片追忆往昔盛况。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灵芝,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来以为兆瑞之草。如《神农芝论》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汉朝有灵芝生于宫,每每君臣欢庆,大赦天下(见《双书》《东观汉记》等)。此词谓皇宫所生五色神芝,借以象征太平盛世。虚处着笔,正、反映射全篇。下面一句是说,丽日照耀下的宫殿,红墙绿瓦,流光溢彩。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如《长恨歌》云“鸳鸯瓦冷霜华重”,即指此。亦称鸳瓦,李庾《东都赋》所云“鸳瓦鳞翠,虹梁叠壮”即是。以上只两句,即将国运昌泰的气象勾勒了出来。“西山晴雪人新诗”,是景致,是文事,也不无怀念旧君之意。作者于词下自注云:“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以上怀旧,只用侧笔出之,与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云云之正写不同。于此又可见词与诗在表现方式上有直婉的不同质素。
词的下片文情陡转,与世事突变合拍。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三月火”,是对蒙古军队的愤怒控诉。“万年枝”,盖谓社稷倾覆,故都化为一片焦土,而花儿犹自开落,成为人世变故的见证。两相对照,愈见物是人非。末句“他年江令独来时”,强调“他年”、“独来”,显然突出了词人旧地重游,一来表明词中所写均为自己此行所见所感,二来表明自己和江令一样已是沦为异族臣民。一个亡国遗民来到残破不堪的故都,此情此景,难以为怀。其深沉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自在不言中。全文上结晴雪入诗,下结江令独来,一文事,一文士,有照应勾连之妙趣,通体停匀,双结工稳婉转。
平湖万顷倒衔山,山对湖亭白日閒。长有好风清自起,总无尘土暗相干。
檐前荷动知鱼戏,镜里云开见鸟还。独忆爱莲周茂叔,化机须向静中看。
僧隐柴关里,杯行竹径中。草心尚隐绿,花蕊未舒红。
近水天难夜,高原晚易风。班荆聊共醉,车马莫匆匆。
神马来自昆崙西,有足未始行沙泥。朝趋欲出飞鸟上,夕逝直与奔星齐。
绿鬉半散插双耳,赤汗交流攒四蹄。风神秀猛陕天地,岂顾燕蔡并渠黎。
时时牵浴临清溪,对人誇杀黄须奚。玉沙之禾中刍秣,不啮堤头枯草稊。
与君侧耳听长嘶,凡马不闻生駃騠。
皇天祐宋实历昌,列圣功德高虞唐。万机馀暇不自逸,银钩铁画挥天章。
洋洋谟训揭日月,留心庶事宁少忘。当时赐予皆贤杰,至今缇袭为珍藏。
丹邱史君武夷仙,快凌紫清登玉堂。亲从芸阁获墨本,宝如金玉留巾箱。
承明厌直暂出守,邦人尽喜来龚黄。公馀铃斋静无事,祖宗盛烈思发扬。
编摩允属大手笔,白玉镂牒陈胶庠。要令衿佩睹盛事,端拜伏读思激昂。
明如星斗丽霄汉,奎躔壁宿纷光芒。翻如和气结云雾,氛氲融液为嘉祥。
龙蛇委迤欲飞举,鸾凤宛转争翱翔。晋唐数君无出右,王颜诸子难比方。
史君一旦出奇秘,岂与刘洎争升床。亟聆飞诏下丹阙,指日入觐登明光。
云龙风虎庆会遇,股肱元首歌明良。邦人颂戴自今始,为公纪德龟趺旁。
师门北望暮天低,一抹炊烟染树齐。赖有盐车太行骥,载将衣钵到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