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反映了元好问推崇建安诗人刘琨的具有雄浑刚健风骨之美的诗歌。他首推曹植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为诗中“两雄”,以“坐啸虎生风”形象地比喻他们的诗歌风格雄壮似虎。曹、刘是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钟嵘评曹植的诗“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评刘桢“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艳,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标举曹刘,实际上是标举了他们所代表的内容充实、慷慨刚健、风清骨俊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
西晋诗人刘琨,被认为“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才略》),“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有“清拔之气”(《诗品》)。元好问推出刘琨,正是从其可比建安诸子的慷慨悲壮,梗概多气的艺术风格着眼的。
赤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馀。腰垂金印结紫绶,诸将不敢过庭除。
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钲鼓观麾旟。肥牛百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娱。
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去冬冬至。刚雪霁梅花,山楼残醉。儿女灯前感叹,宛如梦寐。
春来重订王孙约,竟淹留、又攀丛桂。青阳下榻,玄霜解缆,顷刻间事。
念晨夕、盘餐并对。更寒雨鸡鸣,暖风花坠。巴里联吟古调,逊君佳细。
云门旧誓寻难度,顿阳关、衰柳摇曳。几时还看,宾鸿万里,碧天留字。
忆柳如烟,乌啼月,江左琅邪何处。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
六代莺声,三山草色,曾记游人来否。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
更风满败梧,日斜横笛,燕穿絮飞。
包胥无一旅。看公等、歌舞夸南渡。为问取、夷吾往矣,祖逖何如,绣芙蓉、那能频顾。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料难到、家山路。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
倩谁百金买赋。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豆积古仙洞,仄径何崔嵬。上有铁棋局,斑剥弃莓苔。
搆亭相拂拭,贤侯意悠哉。春风复秋月,我常此徘徊。
烹茶爇山叶,寻句索松煤。当轩碧空净,眼界豁然开。
城市依山麓,河流环涧隈。石枰作筵席,放豪时举杯。
坐听铁马响,心清涤尘埃。髣髴八仙至,飘飘会蓬莱。
不觉瞑然醉,归已玉山隤。
紞如城楼夜打鼓,素月将中近金虎。早起黤黮岚结阴,塕然风吹鹳上林。
濛雨迟回久不下,欲断欲续飘古瓦。桑苎摧折唤不醒,滴沥何能遍中野。
群灵参差如连鸡,炎官气盛犹?閜。三月雷火久闭藏,天威未远还须假。
群儿同声叫号屏,须臾细注檐头泻。我怀岁功惜已晚,泽其枯矣寡萌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