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子描述宴会后赏花的逸兴。
春宴过后,携扶友人带着美酒步出楼台观花,看过褪妆的红梅,又观刚刚开放的杏花,面对此情此景,作者诗情满怀,联系自己的身世,发出了感慨:“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在这里作者表示,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但又要高出刘、阮一筹,决不隐逸避世,而是要担当起编撰金史的历史重任。这一句点题,说明了全曲的主旨。
元好问自金亡后,一直不仕,在故乡构筑野史亭,专心致志,纂修金史,修成《壬辰杂编》《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作者在饮宴赏春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实在难能可贵。
二老经岁别,世乱积幽疢。相逢在名山,一笑乃至矧。
霜姿不改度,取證寒泉影。山光秋正浓,高树沃丹顶。
涧流自磬钟,激翠上襟领。虚堂倚悬崖,削铁石骨整。
岚气浮长廊,清寒入瓯茗。还寻济公塔,灵迹仰昭炯。
为齐涂割观,遂壹冤亲等。褊心不能回,学道愧无忍。
适野情暂移,随杖坐忘暝。依然广长舌,送客溪声冷。
海上风光入暮春,使轩轻过古城垠。琴台此去犹千里,已有先声慰昔人。
梦破梅花夜不眠,满床明月正中天。一时用舍真儿戏,千古兴亡著简编。
身老自堪归杜曲,诗成谁使效张颠。平生心事何人解,拟向王门一上笺。
湘帘影窣阑干绿。湘人心比阑干曲。但道不相宜。花醒病起时。
红鹦偏解事。戏唤人名字。才说莫多愁。春星满玉钩。
苒苒秋事杪,幽丛花始黄。直须彫众卉,才许见孤芳。
重露洗金质,严风吹绿裳。陶翁如有酒,何日不重阳。
千竿绿竹势参天,四面围青色倍妍。寄与村中君子语,猗猗数字勿忘筌。
五十清诗一段冰,持来恰得慰愁生。自张壁间行坐看,更教儿诵醉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