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八句,写作者登上悬瓮山顶的望川享,鸟瞰眼前景色,美不胜收,并引触了深深盼感慨。惠远祠前的晋溪水,从悬瓮山麓汩汩流出,清澈透碧,水中绿萍嫩翠、锦鳞腾跃,掀起了一层层银白色的浪花;溪上的悬瓮山象一座巨大的卧屏,群峰竞秀,气势磅礴,草木葱郁,景象万千;这里风景优美,形势雄伟,是中原大地的北大门,当年的晋阳故城就座落在这里,可以想见那巍峨的城阙高耸入云,景象无比壮观。站在望川亭上,回想起这座古城的兴衰变迁,感慨万端,如今眼前所展现出的,只有那千顷沃野上,一层层麦浪在春风中摇曳翻滚,那座悠久的历史故城已经不复存在了。
接着,次八句,诗人回顾了晋阳故城被赵宋统治者废毁的历史。保宁元年(969),宋太祖赵匡胤率兵进攻北汉,围困晋阳。在外敌入侵时,人民表现出积极御敌、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薜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簇”,就是晋阳人民面对侵略自发抵抗的爱国爱家精神的体现。然而城池被毁,生民被迁,河山虽然依旧形胜,但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便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中原北门”毁废后,给中原广大人民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战乱之灾。
此后八句又从宋朝毁灭晋阳文明古迹的角度予以鞭挞。“阙”指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觚棱”,殿堂屋角的瓦脊成方角棱形。用“苍龙”“玉虎”“金雀”等词形容之,极显其金碧辉煌、凌云欲飞的景象气势。如此宏伟壮丽的古迹,竟被付之一炬,且将民居尽焚,以致“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往来”二字,概括了数百年来无数人民的辛酸,它不仅鞭挞了宋统治者给山西人民带来的灾难,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山西人民眷念故乡的传统。据传被掳至河南的山西人总不忘岁时回乡祭祀祖先,“往来”时还带些特产以充路资,此亦为晋商之渊源。“南人鬼巫”四句,则矛头直指宋王朝,斥其不重人事,迷信风水,导致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可悲下场。
末二句乃全诗主旨所在,前面从军事、政治、文化的角度阐述利弊,旨在希望金统治者再振围威,重建晋阳。
寒食只数日,天气殊未佳。轻云澹微茫,细雨吹横斜。
青春似无情,不到愁人家。霁色雨浩荡,平原绣芳华。
走马恶少年,挟矢射戟牙。白羽叫饿鸱,举网连五豝。
会当斩长鲸,封侯鸣鼓笳。时危何不有,寒士空泥沙。
凛凛羞侠气,悠悠但咨嗟。
山林廊庙本相须,往哲流风今未芜。下榻不妨留孺子,倒衣频见礼潜夫。
言无可择何伤圣,山纵难移亦分愚。昨夜西畴新雨足,一竿安稳钓溪鲈。
晚岁相因依,恩缘岂微细。诗卷隔岁看,殷勤续题字。
顽石阅颓波,昨味了不异。悠悠防日损,汲汲恐失志。
绸缪五交外,僮仆见真意。作欢未渠央,已复感离思。
跬步争滑坡,遑暇顾违世。琐琐恩怨空,心光炯初地。
东坡别季常,贻诗寓微诣。各期检缺失,黾勉别后事。
端有真不灭,文字特馀寄。
东过秦皇渡海矼,波声云影落漎漎。君平漫识支机石,帝子应愁鼓瑟窗。
凤穴朝阳鸣好树,槎头秋水钓空江。坐来清漏荒城断,愁绝飞蓬老鬓双。
万丈雄关到始谙,空中斗插五浮岚。白云僧下山头寺,黑雨龙飞石上潭。
冰雪百层寒代北,波光一线认江南。闲身随处堪投宿,直上诸天是蔚蓝。
怪来偏得主君怜,料取分明在眼前。说相未应惊䴏鸰,看心且爱直如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