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
兴亡谁识天公意?留著青城阅古今。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朝廷为振作边境守军的士气,奖励他们宴会费;当时蒙军已加紧侵略南方。

只知金军有如汉霸上驻军,军纪松弛,潜伏危机;但想不到的是国家竟因此沦亡。

仙鹤再次降临,停在华表上,看到“城郭如故人非昔”景象,心情非常沮丧;铜盘人被迁徙,心情又当如何?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天意,有谁可以预料?历经劫难而不变的青城,便是历史的见证。

注释

宴赐金:金海陵王正隆年间,朝廷为了振作士兵们的士气,拨款给驻守边关的部队,作为宴会费。

南牧:南下放牧,在此借喻蒙古骑兵南侵。

骎骎(qīn):形容走得快。

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部。

真儿戏:此借喻金军纪律松弛,不堪一击。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汉文帝往霸上、棘门军营巡视,俱直驰而入,及至周亚夫营,守卫森严,不得入。文帝叹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昔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神州: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陆沉:灭亡。《晋书・桓温传》:“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华表鹤,这里指汉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城郭如故人非昔的故事

铜盘人:汉武帝晚年,听信方士之言,于长安建章宫筑神明台,上铸铜人,手持承露盘,以承接高空露水,供帝饮用以求长寿。至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迁徙铜盘人至洛阳。此云“铜盘人去”喻国祚转移。据传说,铜盘人辞汉,“清泪如铅水”,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云:“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人用此借喻他离开京城的心情。

何心:心情如何。

天公意:上天的意思。

青城:地名,北宋徽、钦二宗降金处,位于汴京城南约五里。

古今:历史的变迁。

赏析

  诗前二联用几个典故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首联以讽喻的笔致,揭示亡国的根源在于金廷最高层在决策思想上对蒙古南侵野心缺乏足够的警戒和清醒的认识。一“初”一“已”呼应紧凑,提示了问题的紧迫和严峻。而金廷满脑子求和思想,对蒙古入侵毫无准备,这是它必然走向灭亡的内在根源。颔联以追悔的语调,指出亡国的原因还在于金朝军队在军事上丧失战斗力,无力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他只知道金军如汉代霸上驻军一样真把军事守备当做儿戏,谁料到竟导致神州沉沦,江山易姓!“只知”、“谁谓”,流水而对,以意外的惊愕,表达出诗人内心极度的震撼和后悔。

  后二联抒发国破家亡的情愫。颈联借用历史故实,抒写被羁管出京的凄凉心境。上句用丁公化鹤的典故,倘若汉代丁令威化作白鹤飞到青城城门的华表柱上,看到金朝生灵涂炭,他当然“应有语”,慨叹“城郭如故人非昔”。这正是金亡后人民惨遭蹂躏的真实写照和高度概括。下句用金铜仙人辞汉的典故。铜铸的仙人尚且流泪,而作为有血肉之躯的人,诗人他们的心情就不言自喻。这两句,一“去”一“来”,正切合“出京”和“来”青城“暂居”,用典精切工巧,含蕴深广,可谓“于极工炼中,别有肝肠崩裂之痛”(清沈德潜语)。尾联揭示历史巧合,哀叹亡国悲剧的重演出于天意安排。青城是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金接受北宋徽宗、钦宗二帝降表的地方,宋廷后妃、皇族都被俘虏北去,金灭北宋。而一百年后,亡国的金廷皇太后、两宫嫔妃及诸宗族在此被杀戮,诗人和其他官员作为蒙古军队的俘虏也暂居于此。兴在青城,亡在青城,历史的巧合让诗人感慨不已。在他看来,一“兴”一“亡”,恰恰是天公的意旨。金廷之“兴”已成“古”,金廷之“亡”正是“今”。这一“古”一“今”终将被历史的潮汐淘汰,唯有记载金廷兴亡的青城继续存在,给后人留下一面明镜,让人们观览和记取国家兴衰存亡的历史经验。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促使诗人写下了这首立意深刻精警的诗篇。

  诗用了几个典故以寓亡国之痛。“霸上真儿戏”,用《史记》载汉文帝语,暗讽金国军纪松弛,早已潜伏危机,不料竟因此亡国;“华表鹤来应有语”,用“汉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城郭如故人非昔”的故事,比喻京城沦陷,“人非昔”矣;用“魏明帝迁徙汉长安铜盘人”故事,喻国祚转移。用古事古语,不着痕迹,如出诸己,是善用典者。“留着青城阅古今”,劫难之后仅仅青城还在,人物荡然无存矣!青城,是两朝痛史的见证。

  元好问“纪乱诗”的一个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他往往把对现实的悲怆情怀与对历史的批判意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诗的思想深度。诗人在国家沦亡的悲愤中,对国家武备松驰而招致败亡的历史教训作了深刻的省察。其他如《出都》、《岐阳三首》等,也都表达了诗人对金朝败亡原因的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旧历癸巳年,汴京守将崔立以城降于蒙古,在离汴京南五里处的青城订立城下之盟。四月二十九日,青城中的金遗臣都被赶出京城,被拘管在聊城。此诗正是诗人被蒙古军队押解出京时所作。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跨鳌昔上环州山,恍如梦见非人间。黄金作屋碧玉椽,灵芝仙草香流泉。

琅函玉轴架插天,神龙守钥秘不传。天书错落御墨鲜,泥金描凤宝带缠。

中有紫府遐龄仙,主张东壁宗众贤。天风猎猎吹广寒,霞浆酌客春昼暄。

蕊珠琴心久精妍,灵根坚固玉鍊颜。三官四辅谁可迁,看公衮绣当帝前,拾尘算劫不计年。

鸣鸠初拂羽,桑叶破新萌。
采采不盈菊,攀多力未生。
春服浥朝露,晓日映妆明。
语学流莺巧,身同飞燕轻。
使君劳借问,夫婿自专城。
一样娉婷绝代无,水宫鱼贯出琼铺。
缘何买得凌波女,为有荷盘万斛珠。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西湖山下多奇石,师去今游乳窦峰。遥想石台登讲罢,野猿归洞鹤归松。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
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碧潭遥夜小孤舟,凉月清风揔是秋。何事故人千里外,江枫渔火共关愁。

向风征马频嘶,独客行吟古堤。百里文星斗下,三年水部河西。

遥心浦树烟渺,短梦城乌曙啼。记取今宵醉别,雪堂灯火凄凄。

遗踪深阒寂,异代久崔嵬。自昔琼为岛,犹传壁是台。

上都荒屋社,废阁弃山隈。井画多存藻,阑雕半渍苔。

凝丹随日转,积翠亘天开。林殿黄图胜,宫池太液回。

脂曾波共腻,镜与月俱摧。花尚窥妆发,鸾仍学舞来。

千秋馀草木,一夕逐风雷。河岳云俱幻,烟霜劫有灰。

秦年骊谷在,汉日柏梁灾。不用留殷鉴,周基万岁培。

百楹夏屋势渠渠,气象岿然压里闾。
庭下紫荆方秀茂,阶前玉树亦扶疏。
门容驷马于公宅,客佩金鱼吏部庐。
莫使乌衣文彩减,诸郎勤读五车书。
穷巷曾勤特地过,澜翻舌本落悬河。
君方迹未离尘土,我亦身尝堕网罗。
幸有吾曹相尔汝,肯教俗子更谁何。
诗成骚雅遗风在,压倒南山白石歌。

横桥拂柳丝,春在画图里。终日送行人,只有桥下水。

四十日春廿日雨,问花寻柳意茫然。竹根卧瓶高笔冢,灶下生薪连术烟。

茅家名馀铁垆步,龙井气胁金沙泉。稽山酒船速回棹,迟子归来烹蕨拳。

东林旦气白,清旭含初景。空斋松桂幽,光动离离影。

俄聆剥啄音,车马何炳炳。我本黜世虑,脱落如废井。

屏迹谢时彦,兀坐息造请。喜兹共萧閒,妙论得新警。

夜凉月满川,中流啸烟艇。馀音袅秋风,清兴与川永。

有心兴汉室,不意吒孤儿。
帝昔曾三顾,臣今表出师。

熙宁古刹有遗踪,零落亭台第几重。镫影照残僧鬓短,苔痕添上佛头浓。

豫章白昼号风雨,废院黄昏寂鼓钟。四十八庵何处问,荒烟如许一扶筇。

一角危楼耸霸都,登临风月未全殊。笛声宾客知谁擅,菜色淮徐喜渐苏。

槛外古怀追楚汉,尊前乡梦越江湖。何当策杖云龙顶,俯看河流绕郭趋。

长安古城尽禾黍,故国荒凉变今古。秦地山河荒夕阳,汉家宫阙随尘土。

咸阳昔时何壮哉,离宫复道飞空回。五陵白日歌钟起,三辅红尘车骑来。

一朝坐见繁华歇,冠盖散为烟雾灭。草木犹缠战血腥,丘墟尚带行轮辙。

年代悠悠经几秋,空馀渭水向东流。回中古道无游辇,关内何门寻故侯。

伤心此地不能道,惆怅雄图成蔓草。惟有终南万仞青,年年阅尽行人老。

上清宫殿五云飞,名占先天识者稀。不向虚无参妙诀,却于图象探玄机。

中天日月开黄道,列座星辰拱紫微。谁是虚皇坛上客,夜深清露挹霞衣。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