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除夜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余麯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神功圣德太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不知不觉中人间的情事已骤然移迁,我徒然地守候着冷却的灰烬,只盼它能够再次烧燃。

已痛惜今日的蔡州,太仓中只剩了充饥的曲饼,怎忍让当年的汉水,再一次淹没了天子的胶船?

金朝开国皇帝的神一般的功绩和圣人般的德行,鼎盛的大定、明昌五十华年,怎不让人留恋

一百二十年的大好江山如今气数已尽,我空自将纵横的老泪洒向那愁惨的南天。

注释

甲午,指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也就是蒙古太宗窝阔台六年。除夜: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日的晚上。

暗中:等于说不知不觉中。推迁:发展变化。

坐:徒然地,白白地。寒灰望复燃:这里意为盼望金国东山再起,恢复旧业。典自《史记·韩长孺传》,载:汉大臣韩安国被捕入狱:“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

太官:官名,掌管皇帝的饮食。

馀曲饼:只剩下曲饼,意思是金哀宗在蔡州已经绝粮。曲饼,酿酒用的酒曲饼。据《晋书·愍帝纪》记载说,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前赵刘曜率兵包围长安。城中绝粮,太仓(京城中储粮的仓库)中仅剩下几十块曲饼,晋愍帝只能以曲饼研碎熬成的粥充饥。

争教:怎叫,怎让。

汉水入胶船:这里是借指金哀宗国亡身殒。周昭王晚年南攻楚国,至汉水时,当地人民故意让他乘坐一只用胶粘的船,行至中流,胶溶船散,昭王溺水而死。

神功圣德:指金朝开国皇帝的神一般的功绩和圣人般的德行。

三千牍:意思是臣下奏事极多,政务繁忙。三千,极言其多。牍,奏牍,臣子上奏皇帝的公文。

大定: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1161—1189)共二十九年。

明昌:金章宗完颜璟的第一个年号(1190— 1195)。章宗在位十九年,先后用过三个年号,依次为明昌、承安、泰和。

五十年:世宗章宗在位共四十八年,这里说五十年,是举的整数。这一时期,是金朝的鼎盛时期,史称世宗为“小尧舜”。

甲子两周:一百二十年。古人用干支纪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统称甲子。自甲子至癸亥为一周,为六十年,两周即一百二十年。诗中指金国的立国时间,自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恰好是一百二十年。

衰泪:老泪,老年之泪。

吴天:这里是泛指南方的天空。金哀宗身死的蔡州,是金国最南的地方。

赏析

  该诗是一首对金国灭亡的挽歌,全诗正视金朝灭亡是不会死灰复燃,再回顾开国皇帝们的神功圣德,大定、明昌两朝的太平盛世,如今走到尽头。倾吐了亡国忠臣的绝望与无可奈何的哀伤,真切动人。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首联抒写诗人听到国亡君死的消息时的绝望与哀痛。天旋地转,世事推迁,金国灭亡了。起句破空而来,表现了金国灭亡消息传来的突然和诗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猝然无措,震惊不已。对于金国的灭亡,诗人虽然早有预感,但是他又不甘心也不忍心承认这个事实。虽然“沧海忽惊龙穴露”,但是诗人“广寒犹想凤笙归”(《出都二首》)。而现在“灰土已寒宁复燃”(《过蜀鹿城与赵尚宾谈山阳旧事》)。希望成灰,徒唤奈何,这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国灭亡的绝望与悲恸。

  “已恨太官馀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颔联紧承上联,借用典故,抒写了诗人对金国灭亡的无限憾恨,对金哀宗的沉痛悲悼。诗人用此典,上句说金哀宗在围城中粮尽食绝,下句写金哀宗国亡身殒。已痛惜蔡州城的太仓中只剩下几张为国君充饥的曲饼,怎忍心再让汉水淹没了天子的胶船,“已恨”,写出了诗人对金哀宗当时困境的无限憾恨,“争教”则是痛上加痛,进一步写出了对金哀宗之死的痛苦悲伤。此联连用两典,极为工巧,犹如己出。一写金哀宗蔡州粮绝,一写金哀宗自缢身死,这都是当时的实际事件,是实事;诗人以“太官曲饼”“汉水胶船”两典来表现这两件事,切人(亡国之君),切事(粮绝、国亡),使实事与用典达到了难以区分的地步。二是浑化无痕。诗用“已恨”“争教”这两个表现诗人主观情感的词,连接两个典故,使得典事之问衔接紧密,自然、明快,不着痕迹。三是含蕴深厚。两个典故,典中有情,把诗人对金国的灭亡,金哀宗的身死的无限恨憾、悲悼,表现得情思绵远,凝炼蕴藉,较之明出直抒,具有一种含蓄深沉的震撼力、感染力。四是典意反用。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严有翼《艺苑雌黄》)前者如“太官曲饼”,后者如“汉水胶船”。“汉水胶船”,本意表现周昭王失德,人民憎恶,有意陷其于死地,诗人此处反其意而用之,对金哀宗的死表现了十分的遗憾。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颈联宕开一笔,回忆金朝全盛时期的景况。大金开国之初,君王圣德神功,臣下效忠用命,奏牍连连,政务繁忙,一派欣欣向荣气象;大定、明昌两朝五十年,君为尧舜,“群臣守职,家给人足,仓库有余”(《金史·世宗纪赞》),国势鼎盛。“神功圣德”,夸赞极致;“大定明昌”,如数家珍。从此可以看出诗人对金国的昌盛时期的怀念留恋、神往。但是,“三千牍”,国亡君丧,牍奏何人;“五十年”,匆匆一瞬,华年不再。当此国亡君死之际,回忆当年昌盛,诗人胸中涌动的除了怀念留恋之外,更多的是遗憾痛苦的心潮。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尾联,思绪顿束,回归眼前,总括全诗,表达诗人极度的哀痛绝望。不忍言“尽”,而“今日”确已“尽”,起死无术,回天乏力,“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有“空将”悲痛之泪洒向苍天了。诗人悲到极点,痛到极度,全诗哀伤苦痛的感情达到了顶巅。

  该诗表达了极度哀伤的情感,是典型的亡国之音。诗人把亡国的悲哀,丧君的伤痛,表现得开合跌宕,波推浪涌。开篇,突兀而起,国亡君死,复兴无望,痛在天塌地陷,如雷击顶;颔联稍作舒缓,细叙金哀宗粮绝之苦,覆舟之悲,痛在如泣如诉间的痛定思痛,痛彻心骨;颈联于神驰思扬间,回忆金朝的全盛时期。而把“神功圣德”“五十年”的繁盛放在这亡国之音中,今昔殊异,盛亡相对,人事已非,诗人之痛则在鲜明的对比中,更显得感慨深沉。尾联诗人之痛则更加深沉,不见呼天抢地,但蕴蓄心中的沉痛则如波之峰巅,浪之涌端,无以复加。

创作背景

  甲午,指金哀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也就是蒙古太宗窝阔台六年。这一年正月,蒙古和南宋的军队联合围攻金朝最后一个据点蔡州(今河南汝南)。初九日,蒙古军在西城凿通五门,金守将完颜仲德督军死战。当夜,金哀宗传位给东面元帅完颜承麟。次日,南宋军攻破南城。金哀宗见大势已去,在幽兰轩中自缢身死,完颜承麟也死于乱军之中。金朝至此灭亡。除夕之夜,被蒙古军拘管于山东聊城的元好问,独坐斗室之中,写下了这首诗歌。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椒觞献寿瑶觞满。采幡儿、轻轻剪。
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光不放宽。
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
得闰因贞岁,吾君敬授时。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
直取归馀改,非如再失欺。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
寒暑功前定,春秋气可推。更怜幽谷羽,鸣跃尚须期。
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
白沙眠騄骥,清浪浴潭鱼。
竟欲从君饮,犹便读我书。
斜阳不到处,墙角树扶疏。

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

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

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

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

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

忆昨公车待诏来,微名忽忝厕邹枚。主恩不以优徘畜,士气原于教养培。

身作红云长傍日,心如白雪渐成灰。依稀一觉游仙梦,初自蓬山绝顶回。

七劝农家趁雨时,陂塘蓄水是便宜。众人殖利还他殖,自饱须知别个饥。

喜谟合补三公衮,馀事聊分八使车。
想得忠勤彻旒冕,天涯洗眼看徵书。

吴淞江上见秋风,水色山光下笔同。闻道四腮驴最美,几时归去作渔翁。

九载违离得远书,几更岁历斗旋枢。
华星秋月超元白,峻岭重江限越吴。
柏子树阴浮碧砌,莲花漏水响铜壶。
老夫素有林泉癖,一曲何当乞鉴湖。
青鸟西沈,彩鸾北去,月冷河桥。梦事荒凉,垂杨暗老,几度魂销。
云边音信迢迢。把楚些、凭谁为招。万叠清愁,西风横笛,吹落寒潮。

斗酒难消磊块胸,短衣腰剑发蓬松。路逢侠客且倾盖,地有名山便曳筇。

谩恃高才能倚马,终教绝技等屠龙。灵砂果得还丹术,愿谢人间万户封。

著柳烟浓,送春雨细,犹觉峭寒生。帘影参差,绿阴长昼,枝上杜鹃声。

去年今日阑干外,日暖午风轻。红摘樱桃,青拈梅子,何处寄离情。

纬萧河上客,于世本无争。晒药惟烦妇,题诗不爱名。

艰难悲万里,飞动悔平生。空具扶犁手,何年遂耦耕。

春风独上木兰舟,漂泊初从楚泽游。屈宋有魂招不得,白云无尽水空流。

灵山实秀德,仙圣杳难亲。
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
川原世上异,日月洞中春。
欲出虚无境,应修有待身。

中庭月色青于水,玉轮高扬天心里。月白露华生,秋蛬时一声。

空阶和月坐,坐久浑忘我。凉思淡潇潇,悄然双白猫。

寒凉彻骨时,通身难去处。
其间有眼在,新丰一曲子。
行人欲上来时路。破晓雾、轻寒去。隔叶子规声暗度。十分酒满,舞茵歌袖,沾夜无寻处。
故人近送旌旗暮。但听阳关第三句。欲断离肠馀几许。满天星月,看人憔悴,烛泪垂如雨。

牛羊犹恐他惊散,我子索手不住紧遮拦。恰才见枪刀军马无边岸,吓的我无人处走,走到浅草里听,听罢也向高阜处偷睛看。

感皇恩

吸力力振动地户天关,吓的我扑扑的胆战心寒。那枪忽地早剌中彪躯,那刀亨地掘倒战马,那汉扑地抢下征鞍。俺牛羊散失,您可甚人马平安。把一座介休县,生扭做枉死城,却翻做鬼门关。

采茶歌

败残军受魔障,得胜将马奔顽,子见他歪剌剌赶过饮牛湾。荡的那卒律律红尘遮望眼,振的这滴溜溜红叶落空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