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三首·其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创作背景

  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老眼惊花暗,斜枝落纸愁。
晚来闻冷雨,幻出一篱秋。
丘壑诗书虽数穷,田园芋栗颇时丰。
小桃源口雨繁红,春溪蒲稗没凫翁。
投身世网梦归去,摘山鼓声雷隐空。
秋堂一笑共灯火,与公草大臭味同。
安用茗浇垒块胸,他日过饭随家风,买鱼贯柳鸡著笼。
更当力贫开酒椀,走谒邻翁称子本。

独骑羸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斛尘。白发岂堪供世事,青山自古有閒人。

荒馀三径犹存菊,兴落扁舟不为莼。老得一官常卧病,可能勋业上麒麟。

群峰叠叠水滔滔,跋涉都忘旧日劳。唯有不平常记得,每因感触便长号。

文妙生花笔,名成唤雪书。
处家贫似富,应物密如疏。
荐墨交黄绶,荣光照板舆。
出门车折轴,天理竟何如。

吴淞何渺漫,朝夕流不已。上有嘉树林,层轩俯江沚。

之人乐恬澹,脱略纨与绮。素履既坦坦,安之良有以。

考祥保贞吉,守默忘贱耻。冯高时引望,春还景妍美。

脩篁拂疏棂,垂杨荫清泚。何当一造门,谈妙析玄理。

风露凄清昼漏残,月华缥缈凤城端。三天如水销银汉,万里无云泻玉盘。

燕塞河山秋气迥,汉家宫阙夜光寒。一声长笛思千里,倚啸重楼十二栏。

寒风萧萧月入户,渺渺云飞水仙府。
仙人一去不知所,池馆荒凉似无主。
江城岁晚路途阻,邂逅相看颜色古。
环珮无声翠裳舞,欲语不语情凄楚。
十二楼前问鹦鹉,沧海桑田眯尘土。
王孙不归望湘浦,芳草连天愁夜雨。

西风凉冷气萧疏,对景谁能写画图。红树离离变霜色,黄沙渺渺带烟芜。

岚消断壁山容瘦,水尽遥天雁影孤。乞我五湖舟一叶,也应托兴为莼鲈。

风流谁自谢家安,不爱苍生只爱闲。
今日云孙仍不恶,一间茅屋尚东山。

经纶才调际清时,花甲重逢鬓未丝。德望早闻隆北斗,文光今见烛南箕。

寿香烟袅黄金篆,仙酿霞生碧玉卮。愿祝修龄山岳固,年年春色醉瑶池。

石钟之山天骨异,皱瘦透露凌崆㟅。上下屹立距百武,争雄长如齐楚邦。

嵌窦俯疑探蛟窟,崭岩仰讶垂星杠。搏人阴森万奇鬼,撩衣铦利千锋鏦。

眩神已入诸葛垒,缘身若舞都卢橦。邃壑有风撼地轴,遥空一线开天窗。

我来见形神欲王,聆其声也心应降。函胡清越桃花汛,噌吰鞺鞳秋风摐。

沙肥石涸不掩趾,微余细罅流淙淙。韩公南岳苏海市,将循例请真愚蠢。

万石蒲牢于兹大,奈何将以寸莚撞。去路不能无余恋,小舠危缆牵横矼。

千帆片片满落照,一盏焰焰烧明釭。笥书快翻遍百卷,储酒急倒尽半缸。

郦元注古笔云隽,眉山记好文无双。拿舟绝壁兴可溯,一梳残月流空江。

宇宙腥膻寄一身,纷纷花样尽翻新。天然面目留真相,莫怪东施不效颦。

形胜视京兆,警跸驻钱塘。光前诏后弹压,谁数汉张王。几百万家和气,五十余年创见,天下一循良。有口皆歌颂,无地不耕桑。
春过半,花锦烂,柳丝长。潭潭门卫森戟,宴寝正凝香。笑把湖山佳色,醉挹西湖晴滟,童艾祝霞觞。四海瞻华衮,千载侍吾皇。
时兮呼妇来,时兮驱妇去。
呼来知天晴,驱去知天雨。
一去或一来,非为新与故。
白云变苍狗,人事何错迕。
不念糟糠时,弃如路傍土。
当年许郭栖真地,暇日寻幽独往来。
九转还丹藏箬底,千年遗迹寄岩隈。
巍巍玉殿围青嶂,寂寂瑶坛锁绿苔。
假榻壶天追胜集,尚怜归兴更徘徊。
出现在杨州,留锡於此地。
宝塔凌高空,声光动地里。
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
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
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

年来多病爱栖禅,宝鉴慵将照丑妍。却忆南湖孤顶月,定回金磬落岩前。

少保幽栖处,溪边曲径开。涧茶留客坐,蔬饭待僧来。

引水穷泉脉,当山垒月台。阶前松柏古,犹望后人培。

谁怜对酒长歌,颓然醉也无人见。醒来何地,小窗斜逗,月痕如线。

败纸敲空,乍寒拥絮,肠回九转。忆少年意气,无几老大,些儿事、思量遍。

自笑头颅种种,杳难追、石光飞电。功名幻想,文章鄙事,豪华虚愿。

往者何人,有才无命,公乎惭忝。羡沧浪旧侣,绿蓑青笠,钓舟轻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