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郁成林,上与浮云连。云来松漠漠,云去松娟娟。
苓珀下深固,雨露通重玄。两意忽有合,相托成千年。
不谓云松交,转增丘壑妍。清江有幽士,志隐耽林泉。
巢云卧松顶,手拂青山巅。芳阴日已远,雅操日已坚。
空对高隐图,载赋云松篇。
章江飞出赣石来,大皋渡头群玉开。神螺浦翠晓光发,天狱山高青练回。
东江西江小水合,章水中流何壮哉。双洲横作两龙剑,交锁石濑鸣春雷。
一点分明飞作笔,上字成文下成吉。沧田桑海说荒唐,焉用河图洛书出。
文水生祥不可休,坐谈孔孟思伊周。萧曹管乐不足数,倦游往往思扁舟。
陈君更在水西住,几回击楫歌中流。鹧鸪洞前薜荔晓,赤石潭下芙蓉秋。
天风吹云捲大旗,玉文深发清涟漪。君今归去事仙赏,我亦乘之歌式微。
东岳祠前动别骖,归心先己到江南。同官敢怨无言赠,玉旨丁宁已再三。
白云楼居深复深,道人燕坐云为心。未逐神龙泽天下,时从倦鹤栖岩阴。
玉气虹光射虚牖,天逼阑干挂牛斗。始信桃源隔一尘,世人只许闻鸡狗。
君不见茂苑长洲荒草里,豪杰销沉呼不起。功成身退去者谁,一棹鸱夷渺烟水。
又不见秦川公子走干戈,龙颠虎倒奈渠何。落日凭高望乡国,愁怀借酒生春和。
世事兴亡等飞絮,难挽黄河水西注。御风八极恣游遨,归去还依白云住。
琼台凋鹤羽。念万种凄凉,小窗倦旅。秋风无处所。
折一枝钗玉,燕随秋去。双飞俊侣。早碧化、鲸飙鲎雨。
更间关、千里征程,还恐旧巢难住。
凝伫。思亲一夜,掩泪相看,白云红树。愁题秀句。清镜里,断肠谱。
羡轻裘叔子,朱弦彩笔,争识旧家风度。忆春晖、长似依依,膝前絮语。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