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黄河之险让人鬼都要俯瞰而欲过不敢。大风起时,波涛汹涌,怒浪滔天,飘飞的浪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黄河水所掀起的水浪高过那吕梁山,水浪声势之状可比那八月的钱塘潮,横空之下,一洗尘寰。黄河水浪冲斥万象,但是中流的砥柱山面对滔天巨浪,却依旧气定神闲。
砥柱山之高峻,如那危巢,难以攀援。人间有这样的险处有何用呢?原来是为了测辨忠奸。无须“燃犀下照”看水下美景,也不必像做飞用力拉弓,便可力挽狂澜。呼唤那个骑鲸客,击着鼓飞过银山。
注释
三门津:即三门峡,原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因峡中有三门山而得名。据《陕州志》记载:“三门,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罕得脱。三门之广,约三十丈。”
人鬼:指三峡中的南鬼门,北人门。
吕梁:《列子·黄帝》:“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yuántuó)鱼鳖之所不能游也。”其地不名一处。
钱塘八月:指钱塘江八月十八日最盛大的潮水。
尘寰(huán):尘世。
溃:洪水旁决日溃。
一峰:似指中神门,因前皆言“人鬼”重关。或言指砥柱山,即中流砥柱。
危巢:悬崖高处的鸟巢。语出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鹘之危巢”。
鹄(hú):水鸟名,俗称天鹅。
杳(yǎo):此指高远。
秘神奸:《左传·宣公三年》载夏禹将百物形象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词中神奸指种种善恶神奇之物。
燃犀:《晋书·温峤(jiào)传》载峤至牛渚矶,人言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佽(cì)飞:汉武官名,掌弋射鸟兽。一云即做非,周代楚国勇士,曾渡江,两蛟夹舟,非拔剑斩蛟而得脱。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障狂澜: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骑鲸客:指豪勇之士。
挝(zhuā):敲击。
银山:代指涛头。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万叠银山寒浪起”。

赏析

  这首词与同词牌的《水调歌头·游龙门》相似,都是写游览河山,抒发情怀之作。此词气势更足,景观更奇。三门津是黄河中十分险要的地段,河面分人门、鬼门、神门,水湍浪急,仅容一船通过。中有砥柱,即被称为中流砥柱的砥柱山。三门峡所在山奇水急,呈现一幅波浪马远静听松风图奔涌,气势磅砣的景象。

  上片写黄河的气势,写中流砥柱悠闲。“黄河九天上”后两句,写黄河之长、黄河之险。“黄河九天上”似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意境相同。而“下鬼瞰重关”则写明黄河之险,人鬼难过。“长风”后五句,以粗线条勾勒出黄河怒浪滔天,浪花四射的逼人气势。又以吕梁悬水千仞和钱塘八月怒潮形象具体地描绘出黄河水浪之高,高过山仞,水浪之急,可比钱塘怒潮。高险,壮观,形神俱备。“万象”后两句,更塑造尽管黄河水大浪急,但仍旧在砥柱山面前变得渺小。“一峰闲”侧面烘托了砥柱山傲风浪,挺天地的伟姿,也暗示出作者不惧艰险,乐观豁达的气质和不凡抱负。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下片更是以古典旧事,表达了词人昂扬奋发积极向上的斗志。“仰宛巢”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鹃之危巢”句意,写砥柱山之高峻艰险。“人间”后二句,又用《左传》中“神奸”之典。传说中夏禹将百物之形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由此辨神仙和奸佞的模样。这样的险处有何用呢?原来是考验人的地方。“不用”后三句又用二典,一是东晋温峤在朱渚矶下“燃犀”看水下美景。二是写春秋楚国勇士佽飞仗剑入江杀两蛟的故事。以上几个方面,把黄河三门峡的险、恶写得活灵活现。结尾两句“唤取”等,引用李白塑造的骑鲸客的形象,表现词人那不可抑制的豪情壮志

  此词用典较多,也不显含混难懂,典典都扣中主题。从谋篇布局来说,也上下呼应,环环相扣,气势作足。故叶燮《原诗》中称曰:“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

鉴赏

  这是一首赋写三门峡雄险气势的词篇。在历史上,三门峡以其奇伟险壮而名世,吸引着无数骚人墨客赋诗为文,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制。元氏此作,笔力雄放,气势纵横,想象丰富,实为历代咏三门峡作品中难得的名篇。

  起首一句,与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所造之境极为相似。就视觉而言,诗人眼中的黄河水当是由远至近,从高到低,自九天之上飞泻而下;汹涌澎湃、奔流不息的水流给人心理上造成强烈的震荡,形成极大的反差,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在“黄河九天上”之后,又紧接以“人鬼瞰重关”一句,是说河水俯瞰着人鬼重关。由仰视而俯瞰,由远而及近,物象也由模糊而趋具体。这两句把黄河水收束到三门峡中,使景物落到实处;虽未见一“险”字,但已险象环生。由于有了这两句交代,“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也就水到渠成。河流落差极大,峡水极深,关隘重重,必然造成世所罕见的奇观,自然会有长风高浪,一定形成“怒卷”之势。而在长风巨浪下,水花四溅,水汽氤氲,使得本来给人以温暖的日光也显得寒气森森。这不仅仅是诗人的感觉,也的确是天设地造的自然奇观。以上四句,诗人挥如椽巨笔,挟风带浪,创造了一种雄奇而迷人的境界,极现一个“险”字。至此,诗人仍觉意犹未尽,又连用两个比喻:“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吕梁山,在今山西省离石县东北,山势奇险,是晋西高原的骨干。《列子·黄帝》篇云:“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三门峡距吕梁山较近,其险峻处相类。如果说这是诗人就近取譬的话,那么用钱塘江八月来潮时的雄壮气势来比三门峡水流之急,则为远喻。此二景,一北一南,皆以雄奇名世,用来比喻三门峡,是再恰切不过的了;再加冠以“峻”、“壮”二字,来明言三门峡之奇险壮阔,可谓淋漓尽致。这两句贴切的比喻,既丰富了全词的内容,又为读者打开了一个驰骋想象的艺术洞天。接着,词人又收以“直下洗尘寰”一句,则更加突出了黄河水的凌空直下,具有冲洗整个人世间的豪壮气概。“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前句仍接前面所蓄之势,言黄河水势之大,笔势奇横;后句却一顿而转,写三门峡中砥柱山之稳,笔锋骤敛。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由开篇而来的脱缰野马般的气势,顿然收住,闲和平稳。

  下阕笔势虽由敛而舒,但基调却由豪壮激荡变为郁勃不平。“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三句,紧接上阕末尾“依旧一峰闲”而来,写砥柱山上除了鸟儿在上面筑巢,天鹅从那里飞过外,从来人迹罕至,难以攀登。一“仰”字,既抬起气势,又转移视角。从“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以下,全词由写景转为抒发感慨。这两句是表达人世间要这等险要之地也没有什么派上用场,自古以来,无非是为作怪的鬼神提供场所罢了。“不用燃犀下照,未必做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前两句分别用了两个典故。“燃犀下照”,指《晋书·温峤传》所载,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复灭,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后指洞察奸邪。“佽飞”,是汉武帝时官名,掌管弋射鸟兽,这里取其轻疾善射之意。在诗人看来,燃犀洞察妖物的温峤也好,轻疾善射的做飞也好,都用不着。因为,他们都未必能挽狂澜于既倒。那么,能“力障狂澜”就只有那岿然不动的砥柱山。“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则又说,只有那漫游江海的骑鲸豪客,才能击着鼓,稳渡波涛如银山般叠起的三门峡水。笔酣墨饱,纵抒豪情

  此词纯以气势胜。上片多写景,下片多抒情、议论。但就全词而言,写景、抒情、议论又融为一体;诗人既写出了三门峡雄险的气势,又融进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景物雄伟壮阔,感慨亦激愤难平。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蔼蔼竹树交,一潭荫寒青。已无蛙黾污,尚有蛟龙腥。

林疏泛月彩,艳艳一镜平。我心一如此,炯炯珠夜明。

意行鱼共乐,坐稳鸥不惊。更欲漱吾齿,不挂功与名。

九饮浑忘披翠蓑,圣明恩厚复如何。酿成四海合欢酒,欲共苍生同醉歌。

金波暧斜汉,流照屏山。桦烛冷散青烟。珠帘欲上美人去,谁家今夜今年。

当窗乱云雾,恣霓裳狂舞,换谱钧天。乘风汗漫,问琼楼、何似人閒。

多事桂宫仙斧,七宝尚凌虚,装缀婵娟。阑外秋香泣露,移盘清泪,消尽金仙。

广寒殿阙,怕常娥、不许流连。共孤光谁与,不成把盏,北望凄然。

吴客风流似季鹰,钟山佳丽兴堪乘。高台凤去还临眺,胜地龙蟠几废兴。

九陌晴云通玉阙,三江春水抱金陵。莫愁何处歌杨柳,独听黄鹂思不胜。

英英寒菊犯清霜,来伴山中草木黄。
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
其他烂漫非真色,惟此氤氲是正香。
却念白衣谁送酒,满篱高兴忆吾乡。

堂堂一道出山腰,色似垂缣响似潮。何必枕流图洗耳,坐观已觉俗尘消。

今昔东山约略同,但无红袖肯相从。
不妨小试游山屐,困访骙骙陆士龙。
余思去夏还瓯闽,温风赤日争陶蒸。
舟行夜寄浙江稜,江涛汹涌来相仍。
雷电翕虩夜螭腾,方床竹簟寒生冰。
上陇西去景色澄,青山两向水一絙。
猿鸟啼叫交酬应,晚樵出雾鱼投罾。
脱离滓浊跻陵兢,造托微波讯严陵。
清遐可使贪者懲,山穷水尽乃攀登。
烂柯岩岫孤崚嶒,幽邃闚瞩崖险凭。
少留观爱喜莫胜,子官其间良足称。
子材又美神粹凝,万象态度遭披凌。
吟咏设写逾画缯,当有味者论淄渑。
今予痴仕如秋蝇,飞尘满耳汗浃膺。
闻子大艑行可乘,骨目森竦神虑兴。
子姑去嗟予未能,送子一念魂九升。

维白金有章,维国之光。九鼎既峙,翕元化以张。大治范金,吐景耀铓。

蟠螭细龟,鸾翥凤翔。官臣实司之,植我皇纲。孰亟且藏,启发祯祥。

操絜系政柄,繄德是将。符节允合,人文昌荡。攘凶顽,时乃康。

与国咸休,万年膺天庆。

风摇羽扇露盈盘,卷卷翻翻欲定难。醉眼波心欢有遇,水仙倾盖正相看。

细叶萧萧拥瘦枝,石间新笋迸根迟。
轻筠为使儿童护,待看娟娟解箨时。

怜儿不觉鬓毛残,几度音来泪未乾。怀里有香头有雪,灯花应照海波寒。

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
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
月斜寒动影,水碧静傅香。
可爱渔翁乐,溪梅秋第芳。

去年六月十五夜,月明渔浦看潮生。今年此夜对明月,凄凉池馆难为情。

故人梦断知何处,生存华屋含风露。明朝家具载扁舟,又向临平山下住。

忆昔故人邀我来,笑谈白日驱风雷。百年未半忽转烛,时移事改令人哀。

我家金华北山北,堂上慈亲年八十。要知生死见交情,两载淹留归未得。

孤儿有托女有归,余亦兴怀歌式微。悲来纵笔写情曲,九原杳杳心相知。

鳞比方田旧赐庄,劫余幽径未全荒。山光拂槛含朝爽,塔影凌空淡夕阳。

檐卜花开无俗韵,伊蒲馔设有余香。归途十里沿钟阜,还访参军旧草堂。

台邑最褊小,徵粮视凤诸。土狭赋独重,民困曷以纾。

台湾田一甲,内地十亩馀。

甲租八九石,亩银一钱输。将银来比粟,相去竟何如。

纳粟弊多端,斗斛交相瘉。折色比时价,加倍复何居。

凤诸虽厚敛,什百台版图。垦多或报少,以羡补不敷。

台土瘠无旷,冲压且偏枯。安得相均匀,丈轻三邑俱。

徵收同内地,含哺乐只且。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世上人谁识浑金,聊携瓶锡入荒岑。拓来瘦地三馀亩,苫得虚斋两半寻。

壅有疑情劳面壁,苦无閒步访山阴。悟迷由汝无多事,独自盘桓朗夕吟。

先皇盛德本休明,肃慎由来贡内京。马市自开夷服禁,龙庭曾卫汉家营。

貂珰误国随招寇,将校何人复玩兵。辽事只今忧更大,急需长策佐金城。

正此恢台夏,园池绿节交。
高荷擎羽盖,新笋出旗梢。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