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地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堂香从屏风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
遥想当年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吗?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有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阑(lán):残,尽,晚。
红英:红花。南唐李煜《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
屏山:指屏风。唐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密约:指男女之间互诉衷情,暗约佳期。堂堂:深堂。此指重大之事,即终身之事。
杳(yǎo)杳:深远无边际。
菱花:指菱花镜,亦泛指镜子。慵(yōng)将照:懒得拿起镜子来照。慵:懒散。将:拿。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所表现的是一个闺中女子暮春时节,倚楼而望,盼望离人归来的幽怨情思。全词语言细腻,深郁多情,既有全方位的场景描写,又有细致入微的景物刻画,移隋入景,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仕女相思图。

  上片着力描写女主人公伤春自怜的孤寂心境。

  时序暮春,美好的春景很快就要残尽,黄莺的啼声日渐老涩,再也不是“莺初学啭尚羞簧”那么稚嫩清脆、悦耳动听。先前斗艳争妍、缤纷烂缦的红花,纷纷辞谢枝头,飘零殆尽。绿叶成阴的梅树上竟已悄悄结出了小小的青果。这是十分精彩的景物描写。“莺声”“红英”“青梅”,仅仅三项事物,由于极富春的特征,足以将无边春色展示具体。“色”与“声”,“青”与“红”,“老”与“小”,对照映衬,生动鲜明,炼字工巧,耐人寻味。“将阑”“渐老”“落尽”而“小”,更是次第分明,动感强烈,春事阑珊的衰残变化,足以惊心动魄。妙在虽不言情而情自见:春光易逝,无可奈何,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一旦有此感触,自然也应该是“春色恼人眠不得”(王安石《春夜》)了。

  户外如此触景生感,华美的厅堂里一片冷静,更无伊人相伴,只有迷茫密布的春雨下个不停,催促春光更快地消逝。画着山水图案的精美屏风,半开半掩,可无人有心肠去理睬它。香炉里燃了许久,即将燃尽的一缕余香,轻轻飘散,摇荡着,缭绕着,弥散在冷寂的画堂里,仿佛幽远的思绪一样连绵不绝。“半掩”“蒙蒙”“袅”“静”,用词精当,刻画入微,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华丽精美然而冷落空虚的画堂环境,巧妙地折射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的郁郁情怀、堂堂幽怨,完美地构成了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

  下片着力抒发女主人公伤别怀远的深堂离恨

  闺中愈是孤寂,愈加怀念伊人。想当年,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依依惜别,密约归期,千般叮咛,万般嘱咐,情意何等深堂。可谁知到如今望不到伊人寄来的音信,盼不见伊人归来的身影。“堂堂”“杳杳”,巧用叠字,突出离别情思的幽暗深远与辽阔无际。既然如此,谁还有心情去对镜梳妆,“菱花尘满”,细节突出。“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所以听凭菱花宝镜积满了灰尘,也懒心无肠地不去拂拭它了。思念伊人,情不能已,还是再到楼头去看看罢,说不定能盼望到伊人意外归来的行旌哩!可是事实无情,依然只有失望,沮丧之余,哑然无语。但见万里长空,一片阴堂,恰似闺中的心境;唯有芳草连天接地,一直延伸到伊人所在的远方。借景抒情,造语自然;芳草怀远,巧于用典。“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当离情别恨使人伤感至极时,真好像魂魄离体而去一般。凄惋之情,溢于言表;不尽之意,更在言外。

  总之,全词由描写景物起,又由景渲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爱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动人。上片写景,情由景生,景中有情;下片写情,寄情于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浑然,于是情经景纬,织成天机云锦。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寇凖被贬为青州知府,任职之际,他为了表达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对政坛、对君上难以割舍的情怀和自家的失落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猜你喜欢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失计复离愁,君归我独游。乱花藏道发,春水绕乡流。
暝火丛桥市,晴山叠郡楼。无为谢公恋,吟过晓蝉秋。

贤能书扣九天门,安用区区更问津。周室笙歌声调古,孔庭诗礼指归新。

吟窥清璧还为侣,笑谢寒斋已作宾。烝我时髦尤利市,使君元是夺标人。

悃愊汉循吏,咨询周使臣。
知心三坐主,报国两门人。
彩绣方趋户,丝麻已在身。
至今寒食路,孺慕镇如新。

孝亲久临朝,朝士习苟免。有国孰与守,乱作盖已晚。

余公官江右,民教狱未谳。残民以媚外,上下色无赧。

余公持不可,正论独侃侃。弃官归养母,倾国徒一饯。

当时光绪末,名节立已罕。陵夷五六年,瓦解果不远。

海滨出此卷,追话犹愤懑。成名事亦小,无补愧言遁。

中兴苟有望,旧习当尽刬。守官可矜式,相对摩老眼。

南方信卑湿,风雨无时节。春风仍晚寒,阳和恐中绝。

蛟龙乘江湖,云雾欺日月。驱除怀熏风,悒悒生内热。

感时湔泪几时乾,顾影伶俜独立难。
自恐节孤无与对,谁怜族冷不胜寒。
未应一世供愁断,长愿三更秉烛看。
雨过花边行更好,犹嫌子美借银鞍。

秋来未省举杯频,却扫空山绝众宾。寂历平林方陨叶,扶疏丹桂独生春。

天高地迥轮当午,露白星稀夜向晨。闻道开樽成浪语,不妨聊作独醒人。

征鞭且止莫频挥,徙倚车中望翠微。沿路细尘冲马起,随风轻絮扑人飞。

驿旁列树因时补,水面残花何处归。芳草萋萋欣茂对,知他久已沐春晖。

长安回首战尘中,马背行吹一笛风。
寄恨翻成谪仙怨,始知深负曲江公。

弥勒何神孕祸胎,?鼯动地起风埃。烟销郡国民生苦,血染江淮鬼物哀。

人世百年遭此厄,天戈万里几时来。石田也有蓝田玉,可惜同成一炬灰。

不著千狐腋,便跨千金鞍。此乐何足道,最忆心鞍欢。

老作广陵客,半岁别江干。南烹爱鱼虾,西馔列脯肝。

困坐蹇驴背,腰脚失轻安。上党天下脊,望远路漫漫。

对此重离别,亟归腊已残。妇卧牛衣中,泪不为汝弹。

儿恐复却去,兴不为汝阑。念我故人面,秉烛须细看。

故人喜我至,谈深酒屡寒。我爱兽炭红,顿忘斤力殚。

博雅侍御公,邀过同盘餐。谓言吾弟宅,虽无杜位宽。

与君同守岁,勿负良会难。请看雌雄剑,既合谁不叹。

留客无奇策,何以免疲单。但愿泥滑滑,后土无寸乾。

秋来花发笑嫣然,翠羽相嵌五色鲜。不是瑶池青鸟降,庭前那许列群仙。

梵境忽巍峨,门前对市河。
有心弘誓原,於此接经过。
郭近人声杂,檐高雨气多。
规摹逾百载,犹说喻弥陀。

郑虔游览不如君,苍岭元都兴绝群。天际烟花来夕雨,仙家鸡犬在春云。

朱门高第今成市,绛帐双鬟尽解文。吏隐千秋思往迹,道书珍秘想难闻。

穷腊催年急,阳春怯和歌。残灯闪壁尽,夜雪透窗多。
归路山川险,游人梦寐过。龙洲不可泊,岁晚足惊波。

自言羊可种,不信茧成丝。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馀。
又被人来寻讨著,移庵不免更深居。
我名溅玉亭,五字仍一扫。
苍崖立积铁,悬瀑翻轻缟。
霏霏冰奁倾,粲粲玉匣倒。
殷勤点翠竹,散漫沾芳草。
喧轰雷霆怒,澒洞金石考。
直疑青山严,顿失赵盾杲。
飞帘吹不断,接景照逾皓。
初非智巧成,端自神物造。
凭栏熟自听,归来想怀抱。
拂除朱丝弦,写之流水操。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独上高高台。
四边不肯着闲树,故要满坐清光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