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注释
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

  第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市的别名。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丝管,代指音乐。日,这里是每日的意思。纷纷,形容音乐声络绎不绝。意思是说,锦官城里奏起管弦音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丝管”二字点出全诗描写的对象。点明之后,便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描绘。先用“纷纷”二字写出其连绵、和谐、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相互交错、追逐的情景。

  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意思是说:音乐的响声一半散入江风中,一半散入云层中。“入江风”,是说声音广传地面;“入云”,是说声音上冲天空。从地到天,到处都传播着音乐的声响。两个“半入”重复使用,造成音律的回环、流畅,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具有很深的情趣。

  第三、四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首诗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赏音乐的高级,但仔细体味,其中是含有讽刺意思的。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不再操练兵马,这是有失职分的。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闪闪烁烁,扑朔迷离,可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
子不我良,岂无他人。
絷我于厩,乃不我驾。
遇我不终,不如在野。
秃毛于霜,寄肉于狼。
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

贝叶参祇树,蓍簪当副笄。来嫔舍人样,如古大夫妻。

鸾诰金花湿,芝庭玉树齐。药成奔月去,寂寞海山西。

醉翁丰乐一闲身,憔悴今来汴水滨。
每听鸟声知改节,因吹柳絮惜残春。
平生未省降诗敌,到处何尝诉酒巡。
壮志锁磨都已尽,看花翻作饮茶人。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
凄凄切切。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

将军旗鼓渡中流,明旦孤城土一丘。埋没游魂随野草,烦冤新鬼哭沙洲。

坐看赤壁飞灰灭,行想金陵王气收。惟有多情淮上月,夜深还照女墙头。

短壑长松经始馀,次山无往不从吾。便应扫尽陈踪迹,摹作三溪少隐图。

碧嶂云岩喷玉泉,平流宁似瀑流悬。
遥看素练明秋壑,却讶晴虹饮碧川。
飞沫拂林空翠湿,跳波溅石碎珠圆。
传闻绝顶芙蓉殿,犹记明昌避暑年。

振铎维扬去,堂斋俎豆幽。岂为苍水使,与度海门秋。

三鳣随风至,群龙抱日游。山阳篴可听,展转忆良俦。

沧波水上巅崔嵬,中有幽亭向水开。草色直连天色远,风声长送浪声来。

云收山脚鸡园见,潮满航头钓艇回。咫尺市廛尘不到,槛前鸥鸟自毰毸。

将军才略不由人,百堵犹存战垒新。一自楼船下杨仆,遂教海岛缚卢循。

纵横短堞能藏甲,仓卒馀艎敢问津。八阵图遗三峡水,至今想见用兵神。

清游小队肃都城,夹骑黄麾拂晓晴。仙岛云霞扶日上,紫垣星宿属天行。

龙旂却傍重轮霞,雉扇徐分九彩明。共喜太平多扈从,愿因作颂著休声。

舣岩投僧话,驱迎势若归。
林峦穷胜处,楼阁尽恽飞。
本谓身还舍,何期雪拥扉。
莫嫌行复住,世事合随机。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赤壁危矶几度过,沙头江上郁嵯峨。
今人误信黄州是,犹赖水经能正讹。

古道瞻遗墓,丰碑纪有唐。荣华辞黻冕,泉石殉君王。

诗品卑元相,清风慕首阳。如何长乐老,黄发耐兴亡!

县南渭水纡城曲,归旆年来两度过。击楫谁怜思帝室,筑桥虚拟度天河。

岸移江上游云动,日落洲前芳草多。极目不须愁绝塞,微躯祇恐负恩波。

窗外潇潇响,孤镫淡五更。乡思如碧草,一夜雨中生。

世上渊明酒,人间陆羽茶。东山无妓有莲花。隐隐仙家鸡犬、路非赊。
积霭犹张幕,轻雷似卷车。要令长袖舞胡靴席。须是檐头新霁、鹊查查。

萧萧残榭枕烟汀,荒径无人薜荔扃。断岸落花眠鸀瑦,层峰如障为谁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