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婉婉维扬士,早岁绝人识。结撰有至思,先民乃遗则。
时俗徒嗷嗷,此物知者得。郁郁独往心,百折江河力。
披睹他自媚,我意安所测。念兹携手驩,荣名与令德。
浩荡阴阳移,吾道相终极。语及千载事,愀愀动颜色。
中怀谁可喻,文章亦经国。一为麟凤言,三叹加餐食。
大火变朱夏,微凉递秋阴。俯睇红芳丛,仰观松柏林。
感此时节改,安得不沉吟。自强贵及时,流光互侵寻。
众星拱北极,孤鹤遗南音。所欣宇宙内,万里同此心。
宝玉亲颁示展亲,还因谕蜀论过秦。云凝阁道青天险,家近关门紫气真。
玉节遥分三署色,金羁行耀五陵春。悬知万里桥边路,共指轩车问使臣。
攘攘忽超岭,冥冥遂投村。不知来远近,但见行者奔。
风起草木动,牛鸣人语喧。妻子局道隅,泪下声吐吞。
老翁墙头看,为我启重门。掬泉沃烦热,坐我林竹根。
稍觉颜色定,岂知心魂翻。兹行寔仓卒,感君言貌温。
平生亲与友,此日焉足论。
苍颜白发称乌纱。瘦似黄花。清似梅花。窗吟山月乐无涯。
知是儒家。知是仙家。
紫芝服食胜胡麻。不爱繁华。却爱年华。词成笔底是龙蛇。
寿酒流霞。寿气成霞。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