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已仕因循已过三,买田归去不须参。高明渐拟凌清汉,皎洁方知在碧潭。
试酌甘泉来觉晚,已跻绝顶尚犹贪。便应从此都无事,祇有君恩未报惭。
古风不可复,习俗已久敝。咄嗟忠与信,流荡为诈术。
诈忠惑其君,诈愚安其身。色厉内以荏,行违貌取仁。
三年始横流,后来更日新。至公弃涂炭,正道败荆榛。
已矣千载后,谁能反其身。
建业同官劳未休,三吴有待稻花秋。署郎各系江湖念,计吏相关风雨愁。
别意且须通白雁,老年秪合在沧洲。迩来青琐悬何事,草疏深宵重倚楼。
满眼黄尘厌甲兵,更怜楚国滞归程。凉窗雨歇鸿初急,古寺钟残月倍明。
作客岂宜逢乱世,离家谁道又危城。莫将庾信江南泪,一夜平添白发生。
冬暖欲蒸雨,湿气晚生寒。山风将起未起,萧摵树中间。
天上霜凄雁断。地上草枯沙暗。架上客衣单。莫以心头泪,去助镜湖澜。
饮斗酒,拓长戟,舞双丸。毛锥暗里窃笑,今日是何年。
千古碧霄明月。万里玉门飞雪。瑟缩鬓毛残。好去乱峰顶,猿虎共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