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的《长门怨》是一首五言律诗,是为班婕妤这位贤妃秋风团扇的悲苦命运鸣不平的作品。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了班婕妤被成帝冷落遗弃后的心理状态,抒发了主人公被弃后无法言说的怨愤之情,这也是封建时代后宫女性对自身被动命运的无奈慨叹。
绵密的典故和意象是徐惠诗作的特点之一。以此诗为例,首句中的“柏梁台”是指代汉武帝抛弃陈阿娇一事,表明女主人公已经落得陈阿娇一般的下场。“昭阳殿”则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宫殿,这里指代新宠之人的居所。此句中“旧爱”和“新宠”的强烈对比,充满了哀怨。接下来的一句则巧用班婕妤辞辇的典故和她《怨歌行》里的团扇意象,写出了女主人公德行高洁却秋绢见弃的悲剧命运。徐惠身为妃嫔,深知当年汉成帝宠爱班氏,邀其同坐一辇之上,是何等地荣耀,而其以“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之言推辞和劝谏,又是何等贤明。正因如此,班婕妤最后“含情泣团扇”的结局,才更加令人扼腕叹息。
题为《长门怨》的诗歌一般都是失宠后妃忧伤悲痛的心灵写照,但徐惠则不然。她诗中的女性,不同于以往被动望幸的嫔妃宫人,而是有思想,有感情,要求独立个性和平等人格的女性。她的《长门怨》充满了人的尊严,既“怨”也“怒”。她敢于用“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大胆的表达自己对皇帝的不满。而一旦失去感情,她有深深的绝望,“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一句,写得斩钉截铁,以一种“决绝”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自尊和傲骨。
徐惠的诗与她的思想是相合的,她看中的是感情。班婕妤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她自己心灵的写照?在她眼里,太宗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更是和自己在感情上处于平等地位的丈夫。她在《长门怨》中表达的愤怒和幽怨,正是基于对感情的失望而产生的反抗情绪。虽然这种反抗意识还很模糊,并且她最终以“不医而卒”为唐太宗作了殉葬,但这种平等的观念和有意识的反抗,在以往的宫怨诗里是从没有过的,这昭示了宫廷题材诗作新变的方向。而徐惠不凡的才华,思想和政治见解,对当时和以后的女性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格律上看,此诗的修辞手法对偶运用得尤其突出。如“旧爱”对“新宠”、“柏梁台”对“昭阳殿”、“守分”对“含情”、“芳辇”对“团扇”,“一朝”对“夙昔”,“歌舞荣”对“诗书贱”,“已矣”对“重荐”等,且全诗声韵和谐。这表明徐惠创作中偶对和律化意识的自觉,也体现了初唐宫廷诗的典型特征。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衙斋少地得天宽,亭畔疏花丑石安。官既支离民又病,待成新竹斫鱼竿。
自幼能采莲,兰楫荡前渚。如何莲子心,于今更觉苦。
懒跨狨鞍趁晓班,却穿蜡屐小游山。山头草木生光彩,玉节曾行紫翠间。
湍驶风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独移时,白鸥翩然下。
赤日露顶行,步入南雷去。归来云雾生,薄暮雨如注。
苍苍将槁苗,郁郁色如故。人言太守贤,天意肯相助。
不喜亦不惊,太守若无与。日月行中天,照临及下土。
日月不自功,光明万民睹。我知太守心,借此以为喻。
试问喻者谁,三山老农圃。
截竹编扉,插篱分径,新拓轩窗都了。隔绝红埃,但有香绵飞到。
借墙外、乳管阴浓,护栏曲、米囊花小。乍移栽、短短山梅,并栖便见翠衿鸟。
昼帘长是半捲,放得沉馢一缕,茶烟同袅。检点藏书,次第签牙衣缥。
送春时、无著閒情,销夏地、待添吟草。更商量、结个松棚,纳凉看月好。
饱尽风烟几岁寒,裒然高韵矗文坛。声摇五夜飞金玉,色映千秋拥盖冠。
并秀巳无群卉在,后彫应作老成看。森阴偶寄骚人榻,累日豪唫属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