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通山见寄二首 其二

大江东注入娄淞,望断天涯是五茸。万里风尘双鬓雪,百年昏晓几声钟。

可知伯乐难为马,莫信诸梁果好龙。草木经秋尽摇落,后凋惟有岁寒松。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客行苦淫潦,道路渺不分。十步九掀淖,眷言仆夫勤。

昔旱欲讼风,今雨当诛云。我已写绿章,拟向清夜焚。

翠袖熨沈香。黛拂修蛾淡淡妆。消得多情钟傅粉,何郎。风动珠帘月半床。
素手捧瑶觞。谁念苏州已断肠。夜雨不随歌扇歇,浪浪。归去无心赋海棠。

枫叶芦花外,闲矶带短汀。风翻荷浅白,霜陨柳残青。

机事鸥浮没,生涯酒醉醒。暮榔和夜笛,馀韵最堪听。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桃溪老人爱花树,家在万花溪上住。白头重入紫薇垣,官舍今无种花处。

买花不识城市途,园中看花非我徒。画图剪綵尽成幻,空有爱花犹故吾。

吾家海榴四五株,意欲借之如借书。自言花借不在好,仅取数尺青扶疏。

墙根老枝不盈掬,欲借真惭少妆束。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

城西官陌无尘埃,呼童把送休迟徊。花根岁暮幸勿返,还我诗逋十韵来。

深巷双门夹道隈,烟云斜日倚楼台。檐扉四面空中启,山翠千重囱里来。

小座客临看易满,匝帘鸟下绕能回。却言月夜宜清啸,秋半应知上几回。

村鸡已报晨,晓月渐无色。
行人马上去,残灯照空驿。

不信儒冠误,长年自濯薰。乡评推秀孝,墨客诵诗文。

仕早收朝迹,材终壅上闻。晚全冰壑趣,造物似知君。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钟阜相催何汲汲。猿鹤休惊,却上襄阳驿。袖拂岘山碑藓碧。

凄凉泪眼今犹昔。

勋业正须年少日。楚雨湘云,囊锦都收拾。只恐绿闺春寂寂。

孤鸾背月鲛绡湿。

当时侍坐谈玄客,今日到门灯照灵。重对画眉魂或返,每看遗稿泪交零。

西门旧路花应眉,南国新阡草易青。无限越吟招不得,纸钱风急树冥冥。

雪后车尘喜不扬,羸躯初试北风强。行厨快饱沙河饭,出郭犹闻御苑香。

曾说跸临金粟地,谁攀龙到白云乡。神宫岂为江淮远,万古兹山镇朔方。

几欲因书寄土宜,溪云山霭不堪持。力田未足输官府,念尔徒搔两鬓丝。

春宵觅酒政无门,赐历还呼饮柏樽。烂目尽教灯代月,轩眉偏喜岁逢元。

筵开玳瑁流杯换,歌踏毡毹舞袖喧。何幸穷途当圣世,从君行乐共吹埙。

怪石灵槎笔下生,临渊不测霎神清。只知诗到苏黄尽,染翰谁传奕世名。

沧海桑田几变迁,谋生何暇更忧天。狂澜滚滚何谁挽,妙手空空只自怜。

重聚转嫌妻子累,穷途难得主人贤。受恩未有涓埃答,痛哭唐衢亦枉然。

斜日坠荒山,云黑天垂暮。时见空中一雁来,冷入残芦去。

惊起却低飞,有意同谁语。啄尽枝头数点霜,还向空中举。

天寒日短,三平二满。
虎咬大蟲,雄鸡生卵。

空斋昼静焚旃檀,古琴挂壁生清寒。漆文虽作蛇腹断,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

凤池之中有遗字,乾德元年赵普制。重修者谁张顺修,汉雯山人名同留。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

枯桐或是秦陇木,屋材之余琴材便。饰徽不用瓜子金,十瓶或未来海壖。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

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

林表有宿霭,谷鸟相啾喧。
听此心烦劳,启窗西南偏。
天气总未佳,白云生陇山。
欲访云间人,雨至或未还。
拨灰书且住,首肯心中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