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绿结阴浓,渐南风初到、旧家庭院。细麦落花,圆荷浮叶,翠径受风新燕。乍晴还雨香罗怯,惜柳絮、已将春远。最好处,清和气暖,喜拈轻扇。
好对层轩邃馆。供极目晴云,晓江横练。煮酒试尝,梅子团青,草草也休辞劝。待等闲暇寻胜去,又闲事、有时萦绊。且趁取良辰,醉后莫管。
迷情淡荡不知津,老却平生梦幻身。
满眼纷华心寂寞,长安市上酒家人。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十年顾我醉中过,
两地与师方外游。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
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已与吾道在沧浪,颜氏何曾击柝忙?枉尺已非贤者事,斩轮徒有古人方。

白云晚忆已岩洞,苍藓春应遍石床。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即别潮州去,还从蓬辣归。累人行箧少,滞我客舟迟。

颠倒归来梦,惊疑痛定思。便还无处所,已喜免流离。

眉须如画发高吟,至理清言尽德音。忆雪楼前风雨后,广陵一曲绝于今。

羁旅怀江湖,氛埃愿皋壤。及兹已俱适,初意恨独往。

楼观涌参差,轩棂豁高爽。清光见毛发,众影兼俯仰。

昔者廊庙客,于兹濯尘网。疏源不惮远,胜事日以广。

美矣流水意,当为知音赏。

中岁思远游,遐心在参诣。垂老迟出门,致远常恐泥。

翘首匡君庐,高深薄云际。客从山中来,为我说幽邃。

曰有古栖贤,珠林盛丛桂。玉渊澄素波,金井涵芳砌。

三峡泻奔雷,大声警聋蔽。上接紫霄峰,下瞰湖天势。

净成人境幽,松竹环苍翠。师王去不归,天龙森拥卫。

堂构仰象贤,箕裘须善继。我公道眼高,頫仰无一切。

十载主丹霞,心力穷微细。苦节挽颓纲,清操起流弊。

古道不可今,浩然拂衣袂。大笑行出门,孤风振南裔。

华亭归兴赊,江波共摇曳。取道入匡云,故山寻夙契。

旧业未荒芜,埙篪事耕蓺。我本住山人,出家须出世。

生平云水心,欲往还濡滞。去冬觐法筵,名山度残岁。

春风返旧林,百忧集如猬。暂别去还来,法堂己虚位。

绕径菊花黄,抚景商飙厉。怀人秋正深,望远庭阴翳。

大地鲜知音,登堂想真谛。顽哉跃冶金,寻思旧炉韛。

愿得半把茅,老来成活计。上与紫霄邻,近接栖贤寺。

长从郢匠游,运斤时斲鼻。大道无异同,焉知洞与济。

寄声高卧人,容我榻边睡。起来看远空,千峰互阴霁。

山色与溪声,句句无生偈。明年买草鞋,春江鼓兰枻。

寻师入宝山,化城非久憩。

三窟言何鄙,中林计未疏。贫而长衣褐,老矣不中书。

捣药元无死,忘蹄始见渠。子皮今尚在,遗像岂陶朱。

木棉非茧丝,粗厚亦难坏。裁成七尺被,一幅三缝界。

公孙富饰诈,老衲贫忍卖。垢汲涧泉浣,晴挂松树晒。

时或礼如来,横铺共膜拜。

两壁微开一径遥,愁怀到此已全消。鸟声入谷成呼应,山色迎晖欲动摇。

几处悬崖颓复定,千寻飞瀑堕还跳。圣恩若许宽羁绁,愿卜幽居作老樵。

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钧天梦破珊瑚枕,岩壑春供悲翠屏。
一卷典庭云半席,夜深读与岭猿听。

孝义相化,礼让为风。当官无媚,嗣民必公。谦谦君子,謇謇匪躬。

谅而不讦,和而不同。诫之诫之,去骄思冲。弘兹大雅,是曰至忠。

夫子生东野,经年不到城。
爱吟无俗趣,贪画得閒名。
荒径侵山影,虚堂出燕声。
我惭为谪吏,泉石负幽情。

短屐纡徐随散步,草香苔绿兴无涯。松间小院苔深坞,石上回廊曲绕花。

长啸有谁临涧壑,细吟容我占烟霞。会心啼鸟相求处,伫听嘤嘤竹日斜。

悠悠旌旆碧云端,远去孤城入乱山。
淮月上楼人奏角,海天低树雁临关。
几家白发遗民在,千里青丝猎骑还。
旧镇荆南多胜概,别来惟见画图间。

夜气如此清,水阔沙不碍。远火逗深林,村龙相间吠。

客不赴斋招,冥心坐寂寥。
青山若厌看,白日也难消。
鹭起冲荷叶,虫竹蚀菊苗。
何年称老宿,来住此间寮。

破裙风飏足移频,长夏随夫历苦辛。那似美人梳洗罢,一钩罗袜步香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