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公退闭阁卧,官居如净坊。屋角断虹饮,日西杨柳黄。
客来束我带,客去书满床。睡觉有忙事,煮茶翻断香。
千山木脱但空林,天外哀鸿亦叫音。认取溪亭今日意,四更山月涌波心。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群植斯蕃,盎乎凝春。中和之推,时育之仁。惟帝之仁,始内及外。
保合太和,爰暨四海。
紫泥封到小茅庐,报到吾家千里驹。姓字叨蒙标虎榜,勋名应拟达云衢。
九秋丹桂风飘蒙,三月桃花浪涌高。我亦教孙云路去,他年得接景踪无。
一鸡屋上鸣,一犬当门吠。竹里起炊烟,田家临水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