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山人归洞庭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李广飞将军,世南行秘书。乃知数寸管,不及丈二殳。

初入长门宫,谓言君戏妾。宁知秋风至,吹尽庭前叶。

龙须成布一端长,珍重惟将宝匣藏。荒服献珍诚足异,承平八表自梯航。

春深陌上桑,群蚕赖以食。
鞠蚕妾之事,采桑妾之职。
桑老蚕茧成,幸而筥筐实。
缲之复纺之,妾复躬紝维。
织成一端练,于以蔽袒裼。
使君一问桑,下车辄思惑。
妾固愿相从,妾夫不足惜。
安得以妇人,而灭使君德。
使君勿内热,妾心坚如石。

酒阑客散小堂空,旋卷疏帘受晚风。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麦秋天气觉清和,老尽春风庭下莎。
晚月荒山啼蜀帝,夕阳高树咽齐娥。
三年寒我沧波约,一夜思君白发多。
世路不堪重著脚,相期何地理渔蓑。

运水搬柴自给供,山中乐事少人逢。偶先睡起鸟声静,独见开时花意浓。

云气难消当户嶂,龙姿最爱倚廊松。年来真识幽居味,洗尽凡心夜半钟。

一朝三命下金銮,独有先出山处难。
学术颜曾千载上,行藏吕范二公间。
莫言一木难支厦,须向中流力障澜。
爱助盖为天下计,丈夫心事颇相关。

就木悲贤杰,持家赖哲兄。三人嗟莫并,一世竟何成。

毁壁千秋痛,看云此日情。遥怜小儿子,念我倚栏楹。

洞庭余柑三寸黄,笠泽银鱼一尺长。
东南佳味人知少,玉食无由进上方。

舟横水曲绿层层,接叶低阴借未能。肉蒜鸡鱼留佛性,欢呼调笑印迦陵。

推蓬破浪何妨道,把酒看山不二僧。解道飞菱期翠水,无如锱锡后和凝。

乡关遥隔海天长,孤馆寒灯夜未央。随俗送穷频酌酒,怀人多病一沾裳。

十年书剑空成梦,半世风尘也自伤。今日尽禳东浙事,年来斑舞醉壶觞。

落日古城阴,萧萧竹树深。
雨花知佛境,流水识禅心。
月到翻经榻,苔缘挂壁琴。
不因支许旧,那得遂幽寻。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天风海水,讶如椽大笔,压他秦柳。那得珍珠千万斛,撒向蛮笺乱走。

手捉蛟虬,脚翻鹦鹉,当代知谁偶。狂吟高唱,一声声彻牛斗。

休叹锈斧轻抛,朱门客散,云气成苍狗。馀事千秋夸盛业,金印何须悬肘。

丝竹闲情,莼鲈俊味,天待公消受。旗亭画壁,谪仙也合低首。

一枝夭矫摩云操,三尺光芒报国心。
易水歌残声杳杳,□□月落夜沉沉。

高冢犹栖处士魂,风流名并白、苏存。空亭鹤去无年代,绕墓梅开有子孙。

径转小桥穿石磴,波摇清影照芳樽。湖山常是先生主,南宋诸陵不可论。

三年音信隔关河。鱼也传讹。鸟也传讹。春残一传远相过。

江上风波。湖上烟波。

可叹天涯鬓总皤。尔奈愁何。我奈愁何。绝无他物可消磨。

诗是君多。酒是臣多。

鸥鹭滩头帆卸雨,牛羊影外草生烟。
渔人撒网潮平晚,柳岸维舟取次眠。
万濑澄空天地秋,清音不断下悠悠。
山前一片月留影,石上几番僧白头。
未必素琴方理性,何须芳草始忘忧。
堪嗤朝市区区者,祗听笙歌醉则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