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另有版本作“深”。(“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深”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争议:是“深”还是“生”?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还是“生”字在学术界仍就存在争议。清康熙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积尘》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万历赵宦光刊本,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清乾隆《四库全书》收入的两种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和《御定全唐诗》作“白云深处有人家”,而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生处有人家”。有些课本中本诗也从原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修改为现在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于注释处说明“‘生处’一作‘深处’”(考试时应以使用的课本为准)。94年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作“白云深处有人家”。部编版最新的教材已经选用了“白云生处有人家”。

赏析二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深秋时节登山赏景,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大道来中县,馀粮遍近原。
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
短日方催暮,低云屡向繁。
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

吾皇恳恻念三农,圣德昭昭格昊穹。丹诏丁宁祈雨泽,幽人歌咏愿年丰。

焦枯已有生成意,膏润全归造化功。窃食太仓真厚幸,况闻湖外奏肤公。

清江如玦山如环,主人胸次自江山。寰中秀气困豪取,著亭杳霭空濛间。

碧浪明边帆影远,暖风香里林花晚。市声隐地了不闻,贪看霏烟抹层巘。

青山隐吏须已霜,带宽未用怜东阳。每来亭上小箕踞,傲睨山色挹江光。

一樽从君多暇日,更诵清诗绿人发。绝胜九衢尘雾中,金印累累客牢石。

穷途长日更难消,剩有图书伴寂寥;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

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

君为赵人我南粤,曾过邯郸未交谒。高歌丛台孟春月,太行苍苍冰欲裂。

抱毡随牒广陵城,同官意气如平生。爱君然诺有古谊,顾我肮脏非世情。

琼花几醉淮南酒,玉糁同餐江上羹。黄子湖头波浪骇,孙家楼上梦魂惊。

持鞭兀睡市皆笑,引满酣歌坐尽倾。三年历落眼中事,一官何有世上名。

是时移君教沔县,而我改秩光州行。芜城西郊雪千点,我向中原君向陕。

骑马南遵汝水长,听鸡西渡褒城险。残冬跋涉征衣薄,万里关山别怀黯。

风期浩荡本相亲,此别分镳泪满巾。他年倘出洺河路,还访邯郸挟瑟人。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几年铢累束脩钱,才向湖边置一廛。种竹庭深难得月,养鱼池小易为泉。

山呈好画当书案,柳撒轻丝罩钓船。酒力半酣诗思倦,矮床相对白鸥眠。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敷天处处谷为陵,剩水残山见老僧。乞得一餐常自足,饶他百事总无能。

关心独有池生草,白首何堪鼠啮藤。归去把茅诗卷在,思君常剔佛前灯。

庭前红杏笑嫣然,前日初开蝶恣穿。轻翅不来留粉在,空教妾意憾当年。

巫山高高不可极,十二芙蓉入天碧。楚王馆前暮雨飞,流烟凝翠湿仙衣。

兰词半吐卷衣前,渺渺行云不知处。日高枕上听猿声,惆怅高唐梦不成。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寒水接天。落日红霞收未尽,澹云微月出东边。

所知共歌笑,谁忍别笑歌。离轩思黄鸟,分渚薆青莎。

翻情结远旆,洒泪与行波。春江夜明月,还望情如何。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芦,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画家粉墨元精好,赏鉴谁能察毫秒。良由天质发自然,惨淡经营信挥扫。

圭森父子鸣赵季,丘壑胸襟气深杳。墨捲波涛沧海立,笔缩烟云天地小。

冥搜远寄作此图,绎思通灵古来少。东南四万八千丈,玉室璿台势倾倒。

北归有客怀故乡,怅望清猿与幽鸟。空悲白发岁年徂,不得痴儿公事了。

神游翠壁揽长萝,梦濯灵溪藉纤草。金庭之魂可些招,应蹑玄踪追二老。

枝辞楛说问蜚蓬,十九枢权表下中。天上蟆肠常蚀月,世间夔足几怜风。

贫能知我大夫鲍,热肯因人童子鸿。一棹沧江自来去,看人虎鼠看蛇龙。

野云片片接桥西,可惜年华负柳堤。江上雨来催书暝,沙中雁起觉城低。

寒边无信传春翮,荒圃宜归理旧畦。浊酒一杯和泪洒,看镫犹记浣花溪。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白首自忻丹桂在,
诗名已得四方传。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万松争一门,石角走磕磕。阴飙中呺嘑,翔阳避在外。

巉岩栗虎豹,天光忽破碎。亭午山气合,尊灵万方会。

低偃张幕帟,高褰树旌旝。仿像绛节临,家历鸾声哕。

混合青冥中,风涛一世界。旁径缘萦纡,红墙宛襟带。

未必飞仙驻,去鸟入已隘。拊膺起叹嗟,圣有垂堂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