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峰杂咏十首 一 大花厅

寂寂空堂海燕来,月门无锁昼长开。多年不演云韶队,积雨苔痕上舞台。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
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
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
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从此共谁同醉,恨老来风月。
遥知手板笑看云,江边醉时节。应为老人回首,记白头如雪。

玉垒陈酽酪,金盌荐芳饎。父老吹龙笛,官僚仗虎墀。

山川出云雨,神祇回耀辉。舞蹈幽明洽,趋跄礼度微。

祈禳称世世,民社两无违。

早听仙履下星辰,帝遣南曹属重臣。财赋国须根本地,衣冠公是老成人。

云连阙角千山起,日暖江头万树春。应向柏台逢旧吏,更多鱼鸟避行尘。

重阳过也成虚负,赖有诗仙。肯作延缘,人与黄花共一船。

沿堤转尽垂杨路,水影桥边。山影樽前,画出伤秋雨后天。

此身传马与时移,过尽三馀又一归。野炬占风迷夜色,村肴宿岁待晨晞。

鬓华老去能馀几,心赏春来转觉非。惭愧君恩许闲佚,食蔬那比首阳薇。

西陵渡头秋水寒,年年岁岁走儒冠。不知天姥山中客,十载关门傲长官。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不嫌粗粝分僧钵,竹院过寻日日閒。更欲论诗情未慊,几回骑马入深山。

三十七年事事非,两行新泪点田衣。世间白日还容我,海上青山未许归。

天意每于穷极见,故人不为病多稀。明朝好恶休须论,且共团圞话日晖。

石鼓云楼天汉开,飞泉几道白龙洄。探元笑入桃源路,黄叶千岩风雨来。

沈李浮瓜日午。洗不去、一襟烦暑。暮霭成阴,飘风送响,石阶乱蛩吟雨。

嘈嘈在户。敧侧处、病怀偏苦。

栩栩春驹能舞。更有蜂衙臣主。细意鸣秋,哀音若诉,做弄许多言语。

无情少绪,只须向、豆棚吞吐。

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
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
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
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
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
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
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
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攜椽笔游江湖。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高绝寒斋虽未到,但观名扁定非虚。连床夜语炉无火,四壁秋声案有书。

要与西塘同苦淡,更容东野伴萧疏。区区粗得归闲趣,每见高风愧不如。

剑履平跻鸟道开,真看策马上云台。
金天迹自都州溯,玉局诗从海市来。
路仄千盘披风雾,风回一壑走晴雷。
鲸波清宴鸿嗷辑,麦陇旌旗亦壮哉。
伟哉云溪翁,兴学功百世。
岂求奂轮美,作事见典制。
迂生吐狂愚,万一裨末议。
他时勒坚珉,洋洋可无愧。

秀出群芳照碧栏,世间颜色比应难。晓来露采光先泛,晚得云阴叶未残。

艳质易迷人竞赏,道心无染兴终闲。使君认取真消息,同向樽前笑里看。

北风小雨戒新寒,隔水枫林叶已丹。莫道閒门知己少,白鸥飞去又飞还。

一楼小于舟,四面蒹葭水。湖山环堵间,人生洼濛里。

缅公衣带表,盛节秉青史。心共止水清,名并高山峙。

想当读书时,弥望俱可喜。遥山带书帷,浦溆环髹几。

子往不速来,季思亦时止。相携月波上,湖干月正起。

今我来斯楼,嗟踰二十纪。归焉鲁灵光,春风在中沚。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