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注释
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
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
楼南:一作“楼台”。
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
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素娥:即嫦娥。
斗:比赛的意思。
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赏析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特点。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霜月,说明时间在深秋。《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所以诗中说,听到南飞大雁啼叫声时,已经听不到蝉儿的鸣叫。而霜降时已经是深秋。征雁,南飞的雁。“水接天”的水,一般认为指的是霜月之光。秋空明净,月色澄清,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月中仙女。婵娟,美好的姿容。诗人李商隐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是霜和月的象征的,她们耐冷的精神就是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现实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一面的自然流露。

  七言绝句《霜月》也能看出李商隐诗歌的唯美风格。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深秋时节,已经听不到蝉鸣,万里长空时时传来大雁寒冷中凄切的叫声。百尺高楼,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这是现实的景色,澄澈空灵。而现实的环境是美妙离奇想象的摇篮,会唤起诗人脱离尘俗的意念。青女和素娥两位仙女不怕寒冷,在霜月中争比彼此的美好姿容,是诗人的幻想,也寄托了诗人不惧寒冷和高标绝俗的情怀。诗人运用想象与神话典故,创造出清幽而又瑰丽的意境。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冯《注》以为艳情诗。这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月落尚留东閤醉,
风高还忆北窗眠。江城夜别潇潇雨,山槛晴归漠漠烟。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
日未沈西月色东,一山秋叶染霜红。
鲜明恰胜春花好,不似春花耐得风。

少年辞家往京国,蓬根一断无消息。有时长想白云飞,江海茫茫泪沾臆。

归来归母悲且喜,悔作他乡远游子。却起高楼对白云,綵服翩翩足甘旨。

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却忆天涯望云日,平生心事从此毕。

我作罗浮游,如得名画读。初为水墨山,浑浑元气足。

纯作披麻皴,远未辨单复。安知浑皴间,饶有万包蓄。

舆行山渐近,如画忽易幅。界划绚金碧,渲染间青绿。

易为著色画,光彩炫吾目。灵奇本天质,神理何醲郁?

伟哉造化工,绘此饷眼福。

涂地谁怜脑与肝,千秋转败事尤难。贪天未可论功罪,翻使英雄泪不乾。

鬓雪惊教少妇知,伤心一例警霜帏。绝怜并蒂山茶句,作记微同李格非。

离家一月断家书,家在闽山深处居。
路入江南隔分水,山犹不见况吾庐。

东林有修竹,茂密成幽林。声寒嶰谷雨,色暗湘江阴。

劲节金石操,虚中天地心。故兹耿介士,托交良独深。

愿言慎终始,永与同冲襟。

持节兰台著作郎,绯衣朝下出明光。千秋茅土传新渥,三晋云山识旧乡。

马度宜春花似雨,鸡鸣函谷月如霜。雄图百二蝉声里,栈阁三千鸟道傍。

负弩奔趋巴郡吏,开函拜舞汉亲王。锦官城入空江断,玉垒霞连太白长。

载酒能过扬子宅,浣花试访杜陵庄。朱门旭日当筵醉,碧草轻烟满路香。

一鹤只今天外去,双鱼可遣岁前将。离心不尽青骊远,渺渺平芜对夕阳。

一叶彩舟轻,红妆照溪水。歌声隔岸闻,两两鸳鸯起。

六籍灰寒久,名山依旧藏。漆痕微有字,芸草欲无香。

后死嗟犹及,斯文岂遽亡。世方珍贝叶,掩卷一凄凉。

久别离,长相思。溪头杨柳树,十见黄金枝。枝长花飞如白雪,心期暗结东风知。

东风吹花化为萍,一夜浮游满溪水。满溪水,到天池,萍亦因之几千里。

何时萍实成,与子乘舟汎蓬瀛。

驱车出东门,怅望东门道。
折兰赠所思,所赠非所好。
岂无千丈红,相媚一饷好。
终然失所非,不肯寘怀抱。
秋风日以高,玄发日以缟。
攜兰种幽谷,佩服从吾老。

叔师贵其珍,武仲称其美。良由自远致,含滋不留齿。

湖光拍天浮竹洲,隐然一面城之幽。
中有高士披素裘,我欲从之恐淹留。
探囊百金办扁舟,又烦我友著意修。
微风一动生波头,飞棹来往倦则休。
兀兀坐曹如系囚,吏余只有万斛愁。
一生安坐无几求,今日栖迟如置邮。
脱帽露顶固狂流,俯首折腰亦可羞。
誓将入海登之罘,弃置人閒绕指柔。
苍然暮色下羊牛,出处语默两悠悠。
九原可起柳柳州,燕坐相与未始游。

昌黎千载士,虎踞白玉堂。毛锥三寸夺造化,抉剔海岳无晶光。

此事古来鬼神忌,真宰泣诉令投荒。顷刻花,逡巡酒,蓝关雪花大于斗。

冰衬马蹄冻欲僵,等閒笑破山人口。驱烟雾,御氤氲。

仙耶非耶且勿论,静里悠悠谁似君。

山人本性爱山居,弭节春游过草庐。
短砌雨余芳草合,小亭风定落花初。
拂尘下榻惊梁燕,开箧抽书走壁鱼。
更辟岩扉频洒扫,能无长者命巾车。

远道驱车过谷城,江天旭日转新晴。芳郊隐映千花丽,碧树遥连百雉平。

春尽浦云低雁字,风和柳谷缓莺声。行边剩有双龙在,不遇张华祇自鸣。

两山斗咽喉,群石矗牙齿。行客无限愁,横吞一江水。

偶赴城南溪友招,萧疏气象见林郊。鱼乘水暖细遗子,鹊畏风多低结巢。

留客田家烹芋菽,迎神村社奏弦匏。海壖俗尚犹存古,要筑三椽盖把茅。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