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
上片,“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所用乃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它的本义是说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颠倒难分,两者本都不值得执着看待。但后人又把这则故事与《庄子·至乐》中写他丧妻时鼓盆而歌,不表示悲哀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猜想庄子大概也把丧妻看成作梦,所以悼念亡妾的作品,也常用到化蝶、梦蝶的典故。文英这句词,表面是写梦,其深层却是以梦隐喻过去的经历;联系他的生平来看,又似包含着对亡妾的思念。虽说“无踪”,毕竟入梦;梦由思生,又怎能真正地忘却?既然如此,则梦醒后并不会适意如庄周,而是深怀思旧的惆怅,细味“沉”字,其情自见。
“寒香深闭小庭心”。寒香,当指春寒之时尚未谢尽的梅花,或兼指下片提到的逢春先开的杏花。人既惆怅,对着“深闭小庭心”的“寒香”,自然不会是赏心乐事,而是触景伤怀,“寒”不是透着凄冷,“深闭”不是透着孤寂么?这时候由“小庭”而想到西湖,由“寒香”而及于新柳,觉得春光尚浅,而寒意犹浓,西湖上的杨柳,应该也是初舒嫩条,翠色未深,因而游人应该也还不多。那么,在小庭中虽感孤寂、凄冷,但若到湖上去游玩,也未必就能看到秾丽之景,享受热闹、温暖之乐了。“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当然不是要由柳浅而判断春少,而是要由春少来表现人之心境的凄冷情绪,所以这两句结束得轻倩、婉转而有味。
下片的“愁自遣,酒孤斟”,全词直接抒情的,也只有这两句,到这里才点出“愁”字,点出“孤”字。作者这时的孤愁既无法排除,那么这里的“斟”与“遣”,也无非是强自支持、强自消解而已。
下句的“一帘芳景”继续写春,“燕同吟”继续写孤寂。与燕同吟,则暗谓有伴比无伴更悲。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不无相同之处,二者都是正面的情况起反面的作用;所不同的是,“蝉噪”、“鸟鸣”可能是写实,“燕吟”只能是设想。
“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这会起什么作用?对作者的心境会有什么影响?词至此结束,虽都没有明白说出;但读者联系上下文,自可体会得到。
前人常把吴文英的词作看成是与以姜夔为代表的“清空”词相对立的“实质”词的代表。吴文英的慢词,有一些确有辞藻堆垛,雕琢过甚之嫌。但这首《思佳客》,读来却颇感闲淡婉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清空”词的笔法有一致之处,可见梦窗词的风格在统一中也是有着多样性的。
城在东南诚第一,江湖只向坐中窥。斯堂占胜名天下,况有仁皇御制诗。
东风满架吹寒玉,惯逐园丁供菜束。瀛洲一见眼偏明,缥渺霓裳舞仙曲。
纷纷桃李俱苍苔,冰壶着此真幽独。更须酿取瓮头春,醉倒莫看蛮与触。
治畦当种竹,种蕉为近之。虚中同一致,密叶胜疏枝。
云母屏前红泪洒。绣帕银环自解。缔约经三载。紫鹅桥畔曾相待。
花草他乡应有在。权嘱何郎莫采。一晌春风罢。落红满地深如海。
嘉树荫吾庐,凉风吹絺绤。久甘守太玄,莫与辩坚白。
白藕花边香已秋,西郊风物野亭幽。未须短杖扶持病,且遣孤尊断送愁。
紫气近连飞凤阙,青山遥隔钓鱼舟。胜游纵在招要外,犹解因诗颂醉侯。
边报传来实失惊,妖氛独不犯湓城。义兵一日同生死,信史千年托姓名。
别戍几人回士马,沧江通夜走公卿。九州尽得如公者,始信文儒有老成。
石山如旋螺,土山如拾级。百里山行间,登陟穷险涩。
冈峦纷合沓,岚雾与出入。攀缘越岭重,颠顿经坎习。
频惊霜露繁,稍喜人烟集。悬磴逐鸟回,坟壤屹壁立。
团栾荫榆柳,高下错原隰。旅悰旷欲释,佳境静可挹。
笑为父老言,秋茅行将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