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中宣室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注释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华气质。
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赏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车马东城路,芬芳数里尘。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九凤啸歌宛转。鹤舞长生排遍。彩衣朱绂,醉挹绮园彭羡。

香在云头,星宫寿纪重新,醉斗瑞光昏见。嘉庆留西宴。

酒乍醒时,便拥一封归传。雨露旧恩,长沙再膺天眷。

还了宫符,前席受取丁宁,功业算来何晚。

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
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蜀冈精气滀多年,故有清泉发石田。
乍饮肺肝俱澡雪,久窥杖屦亦轻便。
炊成香稻流珠滑,煮出新茶泼乳鲜。
坐使二公乡思动,放杯西望欲挥鞭。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结客须结少年场,占士能占男子祥。二十年前赠君语,于今憔悴鬓微霜。

待诏先生穷巷居,箪瓢屡空方晏如。自操井臼秣羸马,却整衣冠迎赐书。

王人驻车久叹息,天子闻知动颜色。饱死曾不及侏儒,牧民会肯输筋力。

诏书朝出蓬莱宫,绣衣还乡由上衷。君今已作二千石,亦复将为第五公。

归田复多病,寒雨送三春。高柳不藏阁,流莺解就人。

道心看物变,时论薄官贫。无限扁舟意,澄江满绿蘋。

池塘骤雨打新荷,点点如珠似泪多。
纵把金针穿不得,几回搔首奈愁何。

已辞鄂王宫,迢递入天竺。鸟道烟萝深,履声落空谷。

一溪度飞来,泠泠更幽独。无为独木桥,于此巢云竹。

日苦短,夜何长,蟋蟀悲鸣在北堂。白露下,河汉明,黄姑织女东西望。

抚云和,荐清觞,同心胡为各一方。麟有趾,凤有章,苍姬感之国乃昌。

世之微,佞为良,铅利一割投干将。悦巧辞,隳大防,蟾蜍食桂廱毙桑。

圣去鲁,轲游梁,道既枘凿徒伥伥。昔少壮,今老苍,朝荣暮歇同舜英。

胡不归,阻异乡,孰假以翼今高翔。

长天雪低海鹏翼,飞璚成花晓阶白。网帏斜揭螭尾衔,不放龙绡障春色。

阳春按彻秦曲断,酒色鹅黄兽香煖。锟铻未照璀璨光,月彩先浮碧云盌。

梨花飞晴白日下,香老黄花絮飞野。馀春不散流水风,房结幽寒自兰麝。

春来春去花乱蜂,六花意与梨花同。茂陵发白意何事,未央瓦冷金茎空。

长歌郢中玉壶缺,苏武毡寒汉臣骨。相如肺渴思故园,吴姬莫道匙金涩。

鲁连扬一策,陈平出六奇。邯郸风雨散,白登烟雾维。

排云出九地,陵定振五卮。

剑舞当年识大娘,花奴羯鼓漫悲伤。贞元朝士仍多在,应笑青衫泣白郎。

春行孝,孝何如,柔桑满道结子殊。黑者奉母赤道食,狂贼见之心恻恻。

蹄牛斗酒何足言,要知诚意能感激。呜呼孝哉兮令人悔,亲在远游拾青紫。

拾来不及泉下人,青紫何为泪如雨。

深山深不极,地道远黄云。姓字迷幽帅,笛声何处闻。

正襟无是伴,危坐若无群。代木依谁者,执柯应与君。

三岛仙人绛色襦,绿阴深处屐声粗。分明飞阁通波地,添缋东瀛仕女图。

皋亭回首软红尘,晴日僧房暖似春。
禅老眈眈如卧虎,相逢一笑问前因。

江帆屡载轻蓑到,船头互衔船尾。万舶成喧,孤踪向寂,仍觅栏杆来倚。

晴暾乍起。见几个箯舆,一行珠翠。知是谁家,自惭相遇判荣悴。

前年波暗浪浊,客心惊绝处,今又清水。鹭点平沙,人团峭堞,才领些些春意。

红丝砚洗。傍三寸苔皮,半枝花泪。可许留题,旧游词句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