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的时候还在争斗。
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每个人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平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歌唱完毕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注释
正,一作“忽”。斗争,争斗;搏斗。一作“正生”。
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
问,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苦,一作“莫”。黍(shǔ),黍子。
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童,一作“郎”。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艰难”句就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不得不叹,不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

赏析

  这第三首,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通过父老们的话,反映出广大人民生活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于是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待到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于是又出现“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乡亲们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连年战祸,年轻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短短四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全貌,这首诗也由此表现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写诗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父老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结局两句将诗情推向极至,“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百虑”化作长歌咏叹,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听者与歌者所悲感者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乱引发。诗人的情感思绪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它能代表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爱国志士的心声。杜甫的诗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经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纵横”之泪是感时局伤乱世之泪,是悲国破悼家亡之泪,组诗潜藏着的情感暗流在结尾处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怆之情推倒了最高点,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与“三吏”、“三别”等代表作一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虽然作品讲述的只是诗人乱后回乡的个人经历,但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亲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的场面,绝不只是诗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经历,它具有普遍意义。这组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部分社会现实:世乱飘荡,兵革未息,儿童东征,妻离子散,具有浓烈的“诗史”意味。

  在艺术上,诗人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运用今昔对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三章诗不仅在形式上连绵一体,而且很好地引导读者进行联想想象,使得这组诗的意蕴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显得丰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反映出安史之乱的严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文功底。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闰八月,便命他离开凤翔。诗人此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杜甫当时的心情十分焦虑。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羌村》三首。

创作背景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下狱查问。闰八月,诗人离开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历尽艰险,终于团聚,此事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组诗《羌村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丈夫三十身如此,疲马离乡懒著鞭。
槐柳路长愁杀我,一枝蝉到一枝蝉。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前林有兽未识名,
将军促骑无人声,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
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舍鞍解甲疾如风,
人忽虎蹲兽人立。欻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
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协英谋生致之。拖自深丛目如电,
万夫失容千马战。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
始知缚虎如缚鼠,败虏降羌生眼前。祝尔嘉词尔无苦,
献尔将随犀象舞。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夜郎秋涨水连空,上有虚亭缥缈中。
山满长天宜落日,江吹旷野作惊风。
爨烟惨淡浮前浦,渔艇纵横逐钓筒。
未省岳阳何似此,应须子细问南公。
蜀栈锦衣来,高堂绶笥开。
恩辉同日至,喜色共春回。
驷马过邻社,朝裾捧寿杯。
吾生无此乐,空使寸心摧。

广寒深处有仙家,跨出秋空白玉蟆。颢气挟寒成露颗,轻风拂曙结霜华。

冰盘出海无纤翳,宝鉴当空绝点瑕。拟向清虚瞻兔魄,不堪老眼欲生花。

新穿九曲望时霖,水到渠成病已侵。见说小舟穿柳岸,那知清涨入桃林。

五旬药裹小经眼,几日荷花复赏心。梦里亦知行乐处,老来尤更惜光阴。

卷石兮崟崟,幽兰兮猗猗。新篁兮丛生,同心兮不违。

彼三君子兮,逝言相好。岁寒相依兮,永以终老。嗟彼棘薪,亦生其间。

尔独何为,尔将曷依。

典君钗玦换香焚,卖我琴书为买坟。愁事促人朝夕去,更忧荒略不如君。

半月征衫困路尘,一樽芳酒谩情亲。心知不是陶彭泽,只恐黄花解笑人。

信口便胡轰,不管无腔调。畅我情怀歌舞,一任人笑。还童返老。志在无忧恼。向妙处,下功搜,细勘校。琼浆恣饮,元气充来饱。锻炼神丹,无大无小。胎仙养就,捧出灵芝草。便自炫,这番儿,道决了。

郁盘舒栋宇,峥嵘侔大壮。拱木诏林衡,全模徵梓匠。

千栌绮翼浮,百栱长虹抗。北去邯郸道,南来偃师望。

龙首载文㮰,云楣承武帐。居者非求隘,卑宫岂难尚。

壮丽天下观,是以从萧相。

病骨倦鞍马,禅居忻少留。暮云山尽路,孤磬月明楼。

林静钩辀晓,风香罢亚秋。重来坐磐石,相对话归休。

秋风江上锦帆开,荆国人瞻帝子来。鸿雁九霄分雨露,鱼龙七泽避风雷。

丹砂不数淮南秘,词赋宁夸子建才。民壮奠居藩辅重,年年来进寿尧杯。

塞外长白横长空,吴君廿载冰霜中。岂意玉关得生入,云霄重望蓬莱宫。

哀笳听罢鬓毛改,纵横老笔偏能工。鱼皮之衣捕貂鼠,曾披榛莽寻黄龙。

甫草寓书感生别,题诗惨绝梅村翁。归来两公已宿草,惟君杯抱犹豪雄。

时平好献《大礼赋》,少陵遇合无终穷。相逢一笑快今日,俯仰况复当春融。

谈诗命酒皆老辈,何惜倾倒玻璃钟。楛矢石砮夸创见,君之所得亦已丰。

夜阑醉眼望天汉,恍惚鸭绿磨青铜。世间万事一海市,且看梅萼开春风。

长江万里东入海,南极苍梧北踰济。龙骧万斛驾洪涛,去日酸辛归日熹。

画师夙昔谙行色,鹅溪半幅留真迹。入门妩媚各有怀,谁念山巅望夫石。

白头未尽登临兴,最爱神符远俗埃。松石转阴移客坐,山花含笑傍人开。

一行白鹭云间绕,两袖青风天上来。王霸古今浑瞬息,等闲寻乐重衔杯。

林栖同倦鸟,山寺晚钟残。霜涸秋潭冷,风疏夜磬寒。

榻方悬半偈,锡更指长干。尝就浮丘听,难禁别鹤弹。

糕果盈前益自愁,那堪风雨滞刀州。单床冷席他乡梦,
紫樧黄花故国秋。万里音书何寂寂,百年生计甚悠悠。
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

趁得晴郊淡荡。好载向、笋舆数两。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

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

吟就问天奇唱。直唤醒、古人无恙。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

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