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深潭,有时出现湍急流水。流水虽然湍急,但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
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食物的时候,急流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
注释
濑:石沙滩上流水湍急处。
飒飒:风雨的声音。
石溜:石上急流。

赏析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说:“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这话用来评价王维的这首《栾家濑》实在是再恰切不过的了——此诗中不仅氤氲着恬静淡雅的画面美、流淌着空灵清幽的旋律美,文字的背后还洋溢着精妙的含蓄美,让人读来,直如欣赏一首精妙的音乐一般。

  青山不墨千秋画

  古代能诗善画者不少,独王维“文章冠世,画绝古今”(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所以与之同时代的殷璠说他“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笔成绘”(《河岳英灵集》)也谈及了他的诗富有画意。的确,他能以绘画之理通于诗。他诗中的画境、画中的诗境,构成了他艺术观照中独特的审美意趣,诗中多体现的是清灵俊雅的画境,极具气韵生动之美,从中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朴素的爱怜。这首小诗就勾勒出了这么一副流动的画面:

  细雨如烟,仿佛一挂远天的门帘;秋风含情,纤指不时地轻轻一掀。那涨水的溪谷便也有时闪出一汪幽潭,有时闪出一处浅濑。石上的流水明净如绢,轻快地流动着,还不时地打着漩,尤其在曲折处,还不时地有洁白的浪花飞溅,以至于那潜心专注于觅食的白鹭误以为是飞来的石子而吓得“扑棱”一声展开翅膀,飞成一朵生动的白莲,当它明白过来时,便又安然地把脚静静地探入溪间,于是,这里的一切又复归于曾经的静谧、悠然……

  其实,文字的背后还有一幅虚写的画面:面对这一切,诗人声色不动,只是默默地注视眼前的一切,心灵一会儿随溅溅溪水而轻快地流动,一会儿随着白鹭而飞旋……此时此刻,诗人简直早已幻化成了一溪秋水、一缕秋雨、一只白鹭,正以自然神韵、勃勃生机展示自己着的风姿,引动我们心灵的翅膀,翻飞在自然诗海的天空。实有庄周梦蝶之妙,早已不知了何为王维、何为自然……这里,不复再有人与物的界限,诗人不言志,也不抒情;不言我,也不托物。诗人在这样静默自然的观照中见真见性,滤去尘杂,还归于对生命个体本质和本相的最直接了解和领会。难怪明代顾璘所以对此评价说:“此景常在,人多不观,唯幽人识得。”

  所以有此境者,是因为“无尘垢”,那玲珑的秋雨已荡尽了空中的尘埃,事实上也是因为作者的心中没有尘埃,没有杂念,是以能够有这么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也在于作者行文时注意了:

  讲究画图结构:诗中罗列了秋雨、石溜、跳波、白鹭等事物,看上去似乎有点散乱无章,但在第四句中着一“惊”字,画面顿时灵动起来了,也就富有了气韵和生气,从而形成了一幅以“栾家濑”为画布的生动而和谐的完美画面。

  讲究虚实并用:乍一看,诗中除了一个单调的“白”字外便再也没有一个色彩词,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巧妙之处,因为诗里物象暗中却含有色彩,比如雨中浅浅的秋溪当属暗绿、溪中石当属青黛、溅飞的浪花当属淡白、觅食的鹭鸶当属洁白。单从色彩的角度来讲,“白”是实写,其余皆虚写,在这样虚实的交融中,暗色调与明色调的场景统摄在那细细的秋雨里,那该是一种怎样的迷蒙动人的情景呀。

  讲究动静结合:王维极善于在诗中营造流动的画面,但其画面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动托静,利用动态来传达一种静态美,此诗前三句,事实上全是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静谧中有惊扰、惊扰衬静谧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的虚惊这一“动”来反衬栾家濑的幽静和安宁,使意境显得愈发幽致。

  绿水无弦万古弹

  王维在音乐上也样有着极高的造诣,因此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感受到和把握住自然界神奇的音响,并将其表现出来,所以他诗里所营造的画面中常带有万籁的轻吟低唱,给人以宁静、凄冷或愉悦的情感体验,即音韵美。

  诗中细微的风雨声、湍急的水流声无疑给人一种空幽的抒情小夜曲般的美,而那飞溅的浪花、惊起的白鹭则增添了几个协和音符、破了它的单调,这样的画外之音,无疑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空灵澄澈的清幽之境,不仅如此,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也讲究着音韵的和谐呢:“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中,叠声词“飒飒”、“浅浅”(读jiān,水流急的样子)本身就很富有音声律动之美,而且上句中“飒”为去声,“中”为平声,声调由高放而低敛,正与飘忽的秋雨自天上飘飘洒洒而来之状相合,下句则以牙音、齿音为主,“流”字为舌音,发音由细碎到圆转,自然会令人联想起泉流的潺潺声。“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既不用象声词摹拟声音,也不用动词、形容词等点明景物发出了声音,而是有意藏声于物象中,却让我们于文字的背后隐隐感觉到了浪花的飞溅声、白鹭的振翅声,这样,把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沟通起来,使音响与景色和谐融合,实在不失为“有声画”,读来果真“如上林春晓,芳林微烘,百转流莺,宫商迭奏”(《史鉴类编》)。也正是在这些声响中传达了诗人淡远的情志,所谓“诗如鼓琴,声声见心”(袁枚《闲情偶寄》),也正是这远离尘嚣的天籁清音,触动了这位敏感诗人内心的高山流水之志,于是发而为诗。

  文字背后见性情

  王维的山水诗在含蓄方面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欲吐而不露,欲彰而暗隐,让读者于留白处会心,感受其内在的意蕴、文字背后的情致。这首《栾家濑》的含蓄美就表现在:

  虚实含蓄:此诗和诗人其他的山水田园诗一样,也是多在虚处(写景)着笔,让人们从虚的意象里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寻觅诗中含隐的实的事物(情感)。这里写景是虚,诗人喜爱这里的幽境是实,但字里行间“喜爱”(实)二字只字未提,却含蓄地藏于美景之中。尤其是“跳波自相溅”中的一个“自”字,又特别提醒我们,这一切生动的变化,并非人为的安排,而是大自然这个生命世界的自在自为,一切都是自在的自然,这又是借实——“跳波”“相溅”来写虚——自在之心。

  跳跃含蓄:王维其实也是“蒙太奇”手法运用的高手,此诗里即可见一斑,他由空中的细雨,到溪涧的湍流、觅食的白鹭,再到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几个空间位置的跳跃,真可谓一跃一景,尺幅万里,带给读者不尽的联想和再创造空间,实有“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脂砚斋语)之妙。

  结句含蓄:王维的山水诗,在“绘画”之后,往往以意蕴深远的句子作结,从而使得全诗境界顿出。此诗即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说明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暗中也道出了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理想境界。

  全诗没有华丽的字眼,因而诗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繁华无关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着,淡淡地品味着人生,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的情感自然流露,让人读来也觉得霎时心灵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仿佛滤去了烟火之气,进入闲散自如的状态,诚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言“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尺蠖知屈伸。
体道识穷达。
一花香十里,更值满枝开。
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八月天气肃,万物日已阑。庭前两高桐,夜籁如哀弦。

志士感节物,中夕耿不眠。起听籁膝吟,悲烈声相干。

念此华叶改,想见颜色鲜。顾人生世间,荣悴理亦然。

岂伤岁月速,愧无功名传。少小学文章,出值用武年。

儒官多见侮,敢为战士先。欲弃俎豆事,强习孙吴篇。

迂钝不可为,屈曲性亦难。虚言盗禄食,实又畏上天。

未能追世好,且乐樽酒间。九日近不远,同醉黄花前。

浪说陈朝八桧碑,何如此桧古而奇。
灵根据地高千尺,黛色浮空阅四时。
入欲栋梁劳想像,树存陵谷有迁移。
寿星赐汝长生诀,化作苍龙守殿墀。

呜呼岁甲申,皇朝婴大变。天王死宗社,苦为诸侯先。

谁从烈后妃,厥有邦之媛。君舅为宁侯,外戚称祥善。

夫人为介妇,早寡剺颜面。攀髯大小臣,哀哀同白练。

夫人乃九渊,湘君相婉娈。媳女牵衣裾,诸孙抱环瑱。

相从露井中,玉浆寒辗转。血射惊鲋鱼,魂浮助龙战。

瓮敝触肌肤,泥深苦吞咽。沉瓶激哀响,飞绠争幽牵。

波涛忽腾涌,吐色如红茜。贼奴不敢饮,倾泻手长颤。

匍伏窥潜源,洞门如或见。冉冉媵文鱼,翩翩翳羽扇。

玉甃发神光,笑口流如电。蟾蜍衔耳珰,苔藻生金钿。

精灵处太阴,水府开宫殿。再拜辘轳旁,开渫虞天谴。

玄泉引杳冥,素华四相溅。瑶瓮以龙腾,洒激如霜霰。

终古此圆渟,上帝可盥荐。玲珑玉槛施,更作银床遍。

娥月在中央,女星相贯穿。照胆恐生寒,美人目流盻。

桐华落缤纷,水草何葱茜。乳脉多潜通,出云动成片。

宜谁此影蛾,罗敷是其选。

深黄浅白,记重阳前后。满把幽香一樽酒。甚西风,帘卷人淡于花,能几日、花渐比人消瘦。

谁开三径望,冷艳无情,蝶梦荒寒雁来久。红了木夫容,静女娟娟,对老去、东篱诗叟。

爱寂寞、秋容抱冬心,便十月青霜,一枝还有。

何必状元红,老矣名心倦矣。安得珠悬宝错,似侧生连理。

缶翁之缶绝神奇,金合贮瓜子。万一兰因证果,在先生笔底。

纤叶斜横蜀柳条,拂成风思自妖娆。元和才子才犹拙,只对春风咏舞腰。

白草荒芦秋色凄,长河光浸暮云低。凉波喷雪风声急,古木含烟日影迷。

隔浦人家空寂寂,绕塍禾黍尚萋萋。一鞭遥指残阳路,不计归程信马蹄。

凭君点数西南景,枕上观山有几州。

东西一水望盈盈,风物山川旧有名。作客易牵怀古恨,送君难解别时情。

绿珠歌舞春云散,白傅琵琶秋月明。好向苍梧多市酒,深杯能遣旅愁轻。

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叠脊。欲问真源凌绝顶,安得乘风羽翮。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源泉混混,恍如夹右碣石。遥想巢父襟怀,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剑门千尺。细草平沙,敝裘羸马,长路无人识。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
钗分凤凰,衾剩鸳鸯,锦笺遗恨爱花香,写新愁半张。晚妆楼阁空凝望,旧
游台榭添惆怅,落花庭院又昏黄,正离人断肠。 春情
  东风柳丝,细雨花枝,好春能有几多时?韶华迅指。芭蕉叶上鸳鸯字,芙蓉
帐里鸾凰事,海棠亭畔鹧鸪词,问莺儿燕子。
  楼台管弦,院落秋千,香风淡淡月娟娟,朱帘半卷。香消玉腕黄金钏,歌残
素手白罗扇,汗溶粉面翠花细,倚阑人未眠。
  春风管弦,夜月秋千,调风弄月醉花前,把花枝笑捻。千金曾许如花面,半
生未了看花愿,一春长费买花钱。风流少年。 清名
  先生子陵,隐者渊明,南州旧隐老云卿,为清高显名。一个向七里滩曾受君
王聘,一个向五柳庄终受彭泽令,一个向百花洲不受宋朝征,与巢由共清。

秋水长天一色清,月明江上踏歌声。翻思响遏行云处,争似芦洲自在情。

使者南归海上城,远还慰藉见交情。书来乌粤知彊健,诗到耽罗识姓名。

绮语红尘忘结习,黄麻紫诰被恩荣。传经更忆危夫子,一代衣冠属老成。

全身裹翠微,重雾苦侵衣。栈骑随猱挂,山泉学弩飞。

二分悬足窄,九折入云飞。无酒浇徒御,谁家白板扉。

东园映叶梅如豆。西园扑地花铺绣。春水晓来深。日华娇漾金。
带烟穿径竹。步入飞虹曲。何处早莺啼。曲桥西复西。

岂为冬砂学驻颜,樊笼脱却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种,膝下兰芽继舞斑。

三益斋成敦夙好,八箴书就付名山。欲将型典推先哲,咫尺龙门自可攀。

誇父逐驰晖,所求安可成。鼹鼠虽饮河,满腹无他营。

亨涂更罔尽,端赖胸怀平。吾心日苟完,便尔王公轻。

时荣非所欣,徜徉终此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