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都门飐旆旌,晚风铙吹入三城。知公再为苍生起,不是寻常刺史行。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仁德如天覆万方,谁知变故起非常。秪因燕地开边隙,故使中原作战场。
侯景南侵燕武帝,禄山西犯走明皇。运遭九六人徒尔,险失山河事巨量。
一自銮舆游朔漠,空馀藩邸在炎荒。微臣弭擢增悲感,雪涕无因问彼苍。
藕塘风起散花鳞,踏遍溪桥不上尘。饥鹤偶来添半口,浮云忽破现分身。
每嫌蕉叶遮帘子,为触番书置净巾。自起浇莎汰白石,清閒赖是不如人。
撮许贼,何能为,官家更劝杀一围。平阳城头贼锋挫,美人不来城不破。
严兵何纷纷,头鼓何喧喧,美人一呼官家奔。官家奔,亦何往。
君不见马上徒膺祎翟荣,车前已作降王长。
海风飘荡水云飞,黎母山高月上迟。千里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
闻说萧朝事,今宵昼日同。都人丹阙下,天子彩楼中。
灯焰千枝月,衣香百和风。坠钿随步拾,游骑彻明通。
节物长年在,豪华逝水空。无因见遗老,重问古行宫。
听政忧民切,虚心待士虔。典章皆有㩀,谈笑总堪传。
夜月初筵酒,春风广厦毡。小臣怀德处,每忆白驹篇。
未除不必烦周处,欲刺何须待卞庄。入市如羊听命去,至今无害到襄阳。
使者解金龟,春风倒接䍦。柳丝缫燕子,花瓣掠鱼儿。
水绿平铺绮,山青远画眉。落梅新制曲,红袖隔船吹。
秋水镜台隍,孤洲入淼茫。地如方丈好,山接会稽长。
紫蔓林中合,红莲叶底香。何人酒船里,似是贺知章。
渺渺晴山路更幽,茸茸瑶草几春秋。岩栖自昔推巢父,学种于今说故侯。
云物岂因时序换,鹿麛不共世尘浮。溪头蓦有寻真客,期向天台汗漫游。
枯松下,盘陀上,独坐大方,横按拄杖。谓是应庵,无恁相状。
谓非应庵,谁肯归向。分付祖道,试自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