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涉世性多物忤,畏人分合幽栖。通德能谈飞燕,儿曹从厌家鸡。
延秀雒川鹤未翔。蝤蛴玉映镜中妆。低垂腻粉却羞郎。
书雁迟回劳引望,绣鸳偎傍惯交相。溜钗情味亸鬟香。
夸父横戈怨堕晖,南天鹑鸟动希微。难持铁券盟钱俶,悔掣金牌召岳飞。
妄檄烦书同律令,但筹下策亦依违。长城散牧多閒马,可惜霜严苜不肥。
五曲萦纡清浅流,仙源流水不容舟。人家门巷成墟市,阳泽桑麻荫墓丘。
惟有人心高似天,谁知造化五行偏。贪心欲享千年寿,立意徒劳万顷田。
做到尚书思阁老,既为皇帝望升仙。荣华富贵皆前定,惟愿儿孙世代贤。
二仲遥怜散若萍,还家凄绝借都亭。妻孥总历羊肠险,花月宁教犀首醒。
春水鲥鱼三月白,秋风天阙六朝青。平生游侣焦琴在,尘鞅劳劳且暂停。
我国西环水,华人谓大瀛。鲁连夸一死,秦帝羡长生。
三山非别界,千古冒虚名。痴梦真堪笑,题诗代史评。
汝南清德媲前贤,卖到城西屋数椽。再拜敬题先友记,伤情二百八年前。
不誇六印满腰悬,二顷仍寻负郭田。当日弟兄皆刷羽,如今鸿雁尽摩天。
扶疏已问新栽柳,清浅犹寻旧漱泉。大尹今来还又去,夕阳旌旆复翩翩。
廿八人中最白眉,相逢每恨识君迟。虚心犹抱霜台节,直道因怀国士知。
东角趋朝同献纳,西清退食自委蛇。年来不道交游少,尔独频频入梦思。
昔人游剑外,蜀道在青天。回首三坡路,开荒几百年。
地偏曾置驿,山尽即乘船。秦栈知何似,愁生落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