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小庭花》、《减字浣溪沙》、《东风寒》、《和清风》等。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
慢:胡乱,随便。
髻鬟(jìhuán):环形发髻。古代中国妇女发式。
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也指仙人之衣。
青鸾:青鸟。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这里指青铜鸾镜。
菡萏(hàndàn):指莲花。
玉琅玕(lánggān):玉石。
沈檀:沉香与檀香。“沈”通“沉”。

赏析

  该词为典型的“香奁体”词,为最早的《浣溪沙》,题材为“艳情”题材,抒情风格细腻深曲,文辞丽美。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发髻、衣服、面容等内容。“愁”字写出女子的情绪,“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寒”烘托了环境冷暖,“红”和“翠”也出了颜色。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身姿、腰身、肌肤、和腿部。“罗袜”、“雪肌”、“玉琅玕”突出了女子体态、肌肤的质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觉感受。

  全词共六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描写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辞表现了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但更重的是她的“离愁”,因离愁而醉酒、慵懒,失了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时间约为860-880年之间,词人韩偓在南唐皇帝唐昭宗下任兵部侍郎等职,专写女子裙裾脂粉之词供皇帝娱乐,该词收录于《尊前集》。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猜你喜欢
沙帽随鸥鸟,扁舟系此亭。江湖深更白,松竹远微青。
一柱全应近,高唐莫再经。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亦知世路薄忠贞,不忍残年负圣明。
只待东封沾庆赐,碑阴别刻老臣名。
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黑须寄在白须生,一度秋风减几茎。
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己分栖迟不自疑,江边林下尽幽期。
病惟好懒宁须药,心未忘机偶对棋。
闲馆雨声花落夜,深塘草色燕飞时。
春来颇喜囊中富,添得新成几首诗。
江南忆,少小住长洲。
夜火千家红杏幙,春衫十里绿杨楼。
头白想重游。

秋霜瘁荣木,春露华槁英。逝者不能已,爱憎谁为情。

吾生四十年,强半居欹倾。不知谁为之,孰为相号鸣。

局促百年内,安足称达生。

燕山除馆俯池潭,逾月羁孤苦吏贪。
遥望卢河一舍阻,著鞭信宿次关南。

两都赋意入经营,今日奇逢有此行。弟子弦歌临壁水,诸公篇翰出承明。

眼中高阙祥云色,梦里空斋旧雨声。千里相望劳问讯,追扳无路若为情。

环榻森森荫好凉,此君风味讵能忘。虚心悄悄生来劲,直节亭亭老更刚。

虽与蓬蒿均雨露,本同松菊傲风霜。主人雅志元堪尚,物以群分类以方。

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閒情送巧来。

融香一尺云,煖玉三竿渚。不知濯锦波,唤作桃花雨。

画船昨日吴江西,风雨满江鼓棹迟。客帆过眼撇波去,坐看舟子相犹夷。

今朝风忽发东北,纵帆如飞揭百尺。来者寸步不可前,停舻怅望求弗获。

风从何来天何为,顺喜逆怨人自私。世间万事亦尔耳,乘除妙理君安知。

天寒共维未能灵,伫立通宵户不扃。
小萼欲争天下白,数条独向雪中青。
肯教旅雁寻常见,未许游蜂取次经。
一片唯愁污尘土,寒苕和月扫中庭。

闽越分程咫尺间,峰如屏展水如环。龙收潭雨僧安钵,鸟破林烟客款关。

风色苍茫瓯海树,秋容峭削浦城山。年来遍踏红尘道,一晌云栖始觉间。

宦游来此亦随缘,过了新冬又馈年。今夕桃符犹自写,明朝柏酒让谁先。

但令世道皆平地,此外身名任老天。春与诗家如有意,早传清梦谢池边。

有客抱琴宿,值予多怨怀。啼乌弦易断,啸鹤调难谐。
曲罢月移幌,韵清风满斋。谁能将此妙,一为奏金阶。

深岩千载,有青猿苍玃,化为异物。不受秦鞭驱入海,阻险凭幽坚壁。

离立排云,玲珑削玉,坚瘦欺冰雪。真当投拜,丈人山水之杰。

绝类司马文章,雄深苍秀,万态凌空发。艮岳平泉奇丽质,总逐莺花同灭。

争似空山,天然颓放,古藓披苍发。沈吟坐久,松梢推起清月。

谁家急砧杵,吹堕空阶前。征雁又南飞,秋人凉未眠。

孤蝉鸣水湄,独立少人知。
急恐移他树,清还似旧时。
曾同秋馆听,并起雨堂思。
南望临风久,经年不得诗。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拈青玉峡,向焦螟眼中。
撮大地来,如粟米粒。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知我受屈。
龙荪晚颖破苔纹。英气欲凌云。深处未须留客,春风自掩柴门。
蒲团宴坐,轻敲茶臼,细扑炉熏。弹到琴心三叠,鹧鸪啼傍黄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