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因海内战争不息几个兄弟音讯阻隔,我流落天涯潸然泪下身心遥。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骑马来到郊外时放眼远眺,无法忍受人世间之事日渐萧条。
注释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鉴赏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八千秋与八千春,此语繇来未识真。曾共麻姑擗麟脯,笑看沧海几扬尘。

借宅西头对短檠,一灯相对纸窗横。
煨炉火活蹲鸱熟,沸鼎茶香蚯蚓鸣。
万卷读书空老大,诸生盖世尽功名。
依稀草木还乡去,便向夜深闻雨声。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暮过樟树镇,晓发清江汭。遥观閤皂山,山际半积雪。

宿云散轻风,晴旭露初晰。霏霏林烟苍,炯炯疏星没。

春阳亦昭旷,江水亦澄澈。岁序自推迁,怅焉感时节。

即事多所怀,岂伊念离别。引领望帝京,丹心漫飞越。

凌晨上马晚方回,不省好花开未开。
谁把金钱买花树,带将春色入城来。

晚钟流岩壑,寻声经叠嶂。重游二十年,云山故无恙。

来登四宜堂,聊此息筇杖。老桂渐凋残,吾生岂强壮。

凭轩送远目,百里纳清旷。晴雪漫陂陀,香风透屏障。

花影连湖光,夕阳摇滉漾。俄顷寒烟凝,岚岭换形相。

夜投还元阁,高枕鸟巢上。风雨惊梦魂,松涛入纸帐。

剑舞戎歌乐未休,煌煌芝火五城楼。班姬独卧昭阳殿,却捲珠帘望女牛。

醉舞狂歌四十年,老来参得一乘禅。东风未湿墙腰雪,细雨微添石眼泉。

无数白鸥闲似我,一江春水碧于天。莫言笠泽非彭泽,定拟金川是辋川。

生死归殊俗,君王命妾来。莫令青冢草,生近李陵台。

上仙有会期,解化升帝乡。消摇入云气,迅若轻翼翔。

赤霄浮九隅,阊阖烁朱光。踟蹰步阁道,执籍朝紫房。

驾言归下都,置酒宴玉堂。灵妃靡飙盖,列坐侍仙倡。

丝竹间云和,络绎进羽觞。游行天汉上,欢乐殊未央。

十年曾向惠阳游,今日重来景自幽。白鹤亭空人去远,青山依旧对江流。

华表遥遥鹤有灵,忠魂常绕浣花亭。十年几度祠前过,廿六人同重汗青。

君不见人生百年如流电。心中坎壈君不见。我昔初入椒房时。讵减班姬与飞燕。

朝逾金梯上凤楼。暮下琼钩息鸾殿。柏梁昼夜香。锦帐自飘飏。

笙歌枣下曲。琵琶陌上桑。过蒙恩所赐。馀光曲沾被。

既逢阴后不自专。复值程姬有所避。黄河千年始一清。微躯再逢永无议。

蛾眉偃月徒自妍。傅粉施朱欲谁为。不如天渊水中鸟。双去双飞长比翅。

严宗正典,崇享肇禋。九章既禋,三清既陈。昭恭皇祖,承假徽神。

贞佑伊协,卿蔼是邻。

行行水石间,曲径入东竺。轻风散朝岚,可以纵远目。

闲云堕粉白,古松凝黛绿。盘山云三盘,其势似未足。

众水无心流,屈曲同赴谷。远翠若有情,霏微落春服。

桃源异人间,霄汉上樵牧。僧徒疏礼数,野态侪麋鹿。

沙鸡啄斋堂,松鼠穿佛屋。一晌坐云山,三斗扑尘俗。

忽悟身世间,何曾有荣辱。悠悠天地宽,吾心自局促。

昨日山下人,闲愁几万斛。今日山中客,洒然脱羁束。

不知秋何如,朝云一片白。半是巫山魂,半是湘江魄。

花飞过寒食,赏静向烟皋。隐有随窥豹,居愁懒挈鳌。

弃繻非我意,射策待儿曹。纵有徵书辟,真同介子逃。

魂断清明雨又风,天涯作客苦飘蓬。空阶点滴愁都碎,歧路奔忙遇转穷。

五处乡心同白傅,一宵春梦感苏公。杏花节里归耕未,落尽村边几树红。

虬龙鳞甲倚天游,风捲涛声满小楼。入耳隐君怜雅韵,壮怀枚叔讶清秋。

巢云野鹤惊残梦,吸露鸣蝉不自由。可是伯牙千古调,官商閒弄草堂幽。

绕堤荷盖田田立。万丛绿里娇红出。朝露染花肤。搴花罗袂濡。

牵牛花数点。掩映秋容淡。小立六桥西。水痕岚翠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