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一名《雁过妆楼》。双调,九十九字,上片九句五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阆苑”两句,咏月。题曰“中秋后一夕”,鄞俗,过中秋节在八月十六。吴文英为鄞人,当时或已有此习俗,故作此词以记之。“阆苑”,神仙居处,这里借指月宫。“冰宫”,即广寒宫。“金枢”,星名,即北斗星也;又为月没之处,《文选·木华赋》词注:“金枢,西方月没之处”。此言月宫仙境高处不胜寒,北斗星移,广寒宫中的桂树泛香,年年都有这么一个大好的团圆佳节。“剪取”两句,述过中秋节。言中秋佳节,刚好在秋季的一半。但是时间上虽是两半分,却难以破坏世间千家万户中秋节团聚的传统习俗。“织锦”五句,“小妓过《新水令》”中唱词的内容。言男欢女悦在楼影遮蔽下,用织锦传递相思情。两人密约,相会在小帘之间,并赠钿钗作为定情物。两情缠绵,经常晤面,厮守通宵,直到月亮西坠于栏干下,才依依惜别。上片扣题意,述中秋,叙唱词。
“谁知”三句,扣题中“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写宴中乐趣。言这“壶中日月长”,的酒徒乐趣,局外人谁能知晓?现在正是主人月庭夜宴,大家团坐一起,痛饮佳酿,倾听小妓歌《新水令》,并且欣赏圆月,相互斗趣的怡然自乐的时刻呢。“雁风”两句,述秋夜天气。言秋夜劲风不断袭人,秋高气爽,云淡气清明月圆,正是“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红牙”两句,再记“小妓过《新水令》”。言润滑的红牙檀板沾粘素手不便拍打,那就且听云鬟高耸的小妓清歌一曲《新水令》吧。“徐郎老”三句,太息己之孤苦。“徐郎”,徐陵,南朝郯(今浙江嵊县)人,幼聪颖能文,释宝志尝称为“天上石麒麟。”曾任梁通直散骑侍郎,其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时称“徐庾”体。这里是词人自诩。此言自己虽象徐陵那样自幼聪颖,文辞绮丽,但却命运不济,至老一事无成,更为恨声连连的是,自己老景凄凉,形单影孤,肠断无人识也。下片他人乐,已孤苦适成显明的对照。
海山山下百馀家,垣屋参差一带斜。我欲往寻疑路断,试沿流水觅桃花。
金殿风微拾坠红,题诗聊寄御沟东。芳情有意随流水,细字无心学断鸿。
别馆乍凉霜透幕,长门深夜月移宫。才情偶尔成佳配,不道《周南》有国风。
苍梧月落乌号霜,寒泉幽凝金井床。绮疏光流大星白,梦惊万里长城亡。
女郎报父收囹圄,匍匐将身赎无所。官家圣明如汉主,妾心愧死缇萦女。
井临交衢下通海,海枯衢迁井不改。银瓶同沈意有在,万岁千春露神采。
魂今归来风泠然,思陵无树容啼鹃,先王墓木西湖边。
大儿复出门,愁乏书家信。家信忽然来,开缄就灯烬。
认是次儿笔,文理颇明顺。先言母氏安,次述年荒馑。
幸不大摧残,族党皆无衅。大姐嫁邻县,其夫旅归榇。
恐伤老父心,宛转设疑阵。小弟少培植,亦肯自精进。
府县今其试,得覆名尚隽。已缘家道艰,往教受人聘。
童蒙十二三,功课勤而慎。缕缕悉成行,固封还密印。
因欢付小诗,人生当自振。勉哉毋懈怠,以作千里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