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注释
“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年)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佯(yáng)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
“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怜才:爱才。
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头白”句:李白此时已经61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赏析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李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也是“世人”的不公。“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此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海岳两无边,去来都偶然。齿因吟后冷,心向静中圆。
虫网花间井,鸿鸣雨后天。叶书归旧寺,应附载钟船。
老去更思归,芳草正薰南陌。上巳又逢寒食,叹三年为客。
吹花小雨湿秋千,闲却好春色。天甚不怜人老,早教人归得。
鸳行旧俦侣。问底事、迟回西州西处。闲居久如许。想邻翁对饮,诗人联句。夤缘曾遇。过高轩、相逢喜舞。正菊天、景物澄鲜,切莫趣归言去。
看取。星扉月户。雾阁云窗,非公孰住。从容笑语。人生易别难聚。恨分违有日,留连无计,满目离愁忍觑。若他时、鱼雁南来,把书寄与。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墙外垂杨尽别家,平分水竹颇争差。万花烂漫他年事,第一安排旋复花。

东邻女儿具瓜果,西邻女儿不举火。金针綵线夜登楼,竹户蓬门早扃锁。

同是当时乞巧人,不信天孙巧如我。去年绣出双鸳鸯,今年织作双凤凰。

卖与人间恐无价,重缄什袭牢深藏。粗绘弊布阅寒暑,三旬九食甘糟糠。

始知大巧不如拙,区区畏向时流说。天孙虽巧机杼勤,河汉年年怅离别。

寂寞何如姑射仙,万古肌肤似冰雪。寄语东家乞巧儿,红颜薄命当知之。

不愿金针得天授,不愿瓜果萦蛛丝。但愿长为田舍妇,挟薪戴畚无非仪。

碧山红树乱萦回,瀑布声喧万壑雷。一局手谈天地老,丁宁樵子莫看来。

使君致仕归来日,九十慈亲犹在堂。秋水鲈鱼朝入馔,薰风纨扇晚生凉。

孝廉早已称高士,名德今宜重一乡。花底板舆喧笑语,白须风动綵衣裳。

经始明堂,享祀匪懈。于皇烈考,光配上帝。赫赫上帝,既高既崇。

圣考是配,明德显融。率土敬职,万方来祭。常于时假,保祚永世。

一昔逢寒食,行吟采物华。风生敲槛竹,雨湿堕船花。

曲坞青龙树,长滩白鹭沙。回看江上水,直去到吾家。

寒甚正前三五日。风将腊雪侵寅。彩鸡缕燕已惊春。玉梅飞上苑,金柳动天津。□□□□□□□,□□□□□□。□□□□□□□。春盘共飣餖,绕坐庆时新。

焉知鱼乐我非鱼,梦里荣枯觉则无。休学痴蝇贪纸穴,小窗烘日谩跏趺。

玉雪娇儿笑靥开。双了倭鬌泥妆台。牵裾盼我早归来。

自爱折花休倚槛,好教拜月试当阶。罗衣戏蝶替亲裁。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徐福当年采药余,传闻岛上子孙居。每逢卉服兰阇问,欲乞嬴秦未火书。

山国不栽桑,抱布贸丝藏。恩诏光明烛,寒灯织室光。

江雾远含空,川原望不穷。灯明烟渚外,人语水声中。

漂泊同舟舸,交游类转蓬。卷帘宵不寐,吟望穗城东。

十年晨夕相招呼,五年相望天一隅。离情欲写不可写,往往匝月一字无。

君诗数寄未属和,闻敌而退惭非夫。不虞君将涉我地,旗帜欲竖无人扶。

急修壁垒待强敌,挑战岂敢捋虎须。去年病中君访我,观潮后时自笑迂。

吾侪谋事百未遂,敢云磨蝎如韩苏。惟余狂熊老不改,嫫母自诧倾城妹。

当时同好各星散,握手犹得君与吾。与君准备十日饮,我梦已落鸳鸯湖。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