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山南山瑞芝

君不见商山昔有庞眉叟,道德高风耸山斗。茹芝岁久得长年,身与此山俱不朽。

张公道与此老同,失身偶坠世网中。却从神武挂簪绂,林泉岁晚殊从容。

寿宫谁遣芝生柱,三秀煌煌照庭宇。平生心地只天知,天遣芝为灵府助。

商山之老长茹芝,公虽不茹亦不疑。商山南山两不朽,公寿定应山与齐。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猜你喜欢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幂幂,拂棹影寥寥。獭去愁无食,龙移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
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骊山御汤殿,岁久玉莲倾。
谁谓大江北,有泉温且清。
相传白云宝,中閟丹砂英。
澡濯浃肌骨,沈痾亟能平。
岂特涤吾足,径当洁吾缨。
筑庐俯源上,涵泳凫鸥轻。
非复罜尘网,御风朝玉京。
赋诗投楚泽,用吊怀沙生。

隐之刺五羊,归囊香子斤。恕投湖亭水,内子无饭薰。

欲草廉吏传,恨无班马文。此风子凋落,披靡如丝纷。

前身是香严,宿习今尚勤。炉烟凝室炷,印篆缄雕纹。

嗜香犹有癖,于世已如云。况今花木妍,香风度微芬。

节物岂不佳,老况难强欣。太常斋日多,十饭九不荤。

唯有鼻孔香,时于静中闻。未知刘季和,何如荀令君。

且当置是事,子笑同氤氲。

萧关陇水隔天区,壮士何人是破奴。一日顿传三节度,十年空斗五单于。

坐谈激烈心犹在,疲俗彫残喘未苏。安得仓箱盈百万,少令天下足军储。

林影横搘折脚床,禅翁唤我坐斜阳。
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碗泛云共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
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莽无端。把灵根断送,黄土盖红颜。劫转维摩,玄参天女,因果从古难言。

纵说县、色空空色,争彩云、一瞬便成烟。世界花花,因缘草草,幽恨绵绵。

触我天涯愁绪,算风姨月姊,香火曾联。鹉水同盟,鸳湖同载,埋玉同落江边。

料泉下、浣纱旧伴,话乡情、形影永相怜。可叹韦皋渐老,重侍无缘。

渡水蓝舆稳,穿林草径微。
胜游方外得,乐事世间稀。
风过欹僧笠,云来挂道衣。
山林应待久,好去莫相违。
*银*。龙虎降。自在逍遥吸九江。从思恶肉腔。结红霜。赴蓬庄。万朵金莲簇宝幢。方知好道庞。
敦崇妙本膺丕贶,濬发鸿源示永年。
吉语密传当乙夜,粹仪祗觌拥祥烟。
皇心翼翼精斋至,祖德绵绵道诲宣。
诞集纯禧彰锡羡,交修茂典表钦先。
爰稽大壮新琼宇,仰法殊庭设绮筵。
山积瓌材咸备矣,神扶华栋见巍然。
元龟献兆良辰协,哲匠施勤庶艺全。
四柱如翚循宝势,觚稜削玉灿珠躔。
黼帷夙设宸居丽,翠葆躬临圣志虔。
昭答明灵陈盛会,睿词敷畅焕云牋。

城角闻长夜,江村事转违。风尘走宦迹,烟水眇庭闱。

斜燕翻行幕,黄花候舞衣。临期更一酌,相看暮容辉。

朝日扬素景,零露泫盈条。
归雁辞碣石,嗷嗷厉曾霄。
念子遵旧都,整策陟岩椒。
北眺穷朔垂,东瞻越江涛。
崇云象山岳,双阙郁岧峣。
过彼双阙间,冠盖相游遨。
四节随飙逝,茂时乏嘉招。
骏骥弃不收,踠足有余骄。
所期必鸿举,齐辔群龙朝。
非子良见睠,岂复絷场苗。
信心惬中赏,沈吟结清谣。
共期玄冬月,欢谈憩林巢。

衡州有贤牧,吾党更监州。事作盐梅济,殊非泾渭流。

斯民均受赐,治状各推优。看即蓬山上,联翩两校雠。

极目秋山烟雾连,社钟村鼓自堪怜。行藏未梦商岩卜,既隐空存绵上田。

日短风云终一变,家随麋鹿故三迁。藜羹可信狂奴足,高卧何心学草玄。

妾情歌柳枝,郎意怜桃叶。罗带绾同心,谁信愁千结。
楼上数残更,马上看新月。绣被怨春寒,怕学鸳鸯叠。
佳丽东阳境,瑞炁晓笼晴。中元逾了十日,上相喜重生。四海文章宗匠,百里弦歌德化,官与水双清。恳切劝分意,赈恤活饥甿。
幸依刘,空颂鲁,阻称觥。遥瞻快倚楼上,一点寿星明。闻道玺书将下,看取蓬瀛直造,指日秉钧衡。大展平戎略,谈笑复神京。
千林脱落群芳息。有一枝先白。孤标疏影压花丛,更清香堪惜。
吟情无尽,赏音未已,早纷纷藉藉。想贪结子去调羹,任叫云横笛。

积思久滞淫,兴言恣攀陟。奇峰亘四百,面面俱可识。

上有飞云峰,远接扶桑色。迤逦瑶台石,烟霞随杖舄。

群仙宁尽纪,丹灶犹可觅。家由葛令移,松是秦时植。

仰首接飞鸢,摩崖多籀刻。朱草希黄落,仙禽无倦翼。

步入梅花村,美酿分玄碧。可以醉游人,若为驱肉食。

小隐吾敢捐,漫向高山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