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方唐卿对月见寄

芒鞋却走荒山道,始觉在家贫亦好。归来对月思故人,寂寞柴门迹如扫。

故人遗我新诗章,反覆幽怀欲倾倒。恍如明月坠我室,烱烱清光满怀抱。

祗今秋稼已如云,饱意可缓忧心捣。泼醅酒熟君不来,远思绵绵满秋草。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猜你喜欢
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
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
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翠鼎香深旋作茶,馀酲牵梦几还家。梦中记得春池绿,曾共丁宁下番花。

平生志业有谁先,落笔文章海内传。
昨日都城应纸贵,开帘却扇见新篇。
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
洞里新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竹子居数梢,且有干云势。斋居足丈馀,迂回有馀地。

閒花不用多,一株两株腻。闭户矣沈心,石眼通云气。

卷中秋水波,画里春山意。晞影生浪纹,衣光沈冷翠。

怀哉经始心,与世共游赏。为语往来人,莫起骊山想。

洛宅初开府,非才辱顾隆。
遗思谣俗在,余论宴堂空。
已矣苍生望,嗟乎吾道穷。
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

漠漠轻阴笼竹院,细雨无情,泪湿桃花面。

落叶西风吹不断,长沟流尽残红片。

千遍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前,叫过伤心雁。不恨天涯人去远,三生缘薄吹箫伴。

人人元自有神通,步步都行怖畏空。不是脚跟能踏实,如何到得大江东。

寒江波冷西风急,况是津头日将夕。长年引手费招呼,搔首携囊空伫立。

乾坤扰扰嗟浮生,烟波万里争微名。如此风涛竟安适,旁观颠覆令人惊。

商人冒险如平地,只说茶船千倍利。湘流东下欲兼程,鱼腹埋魂真可畏。

独有渔翁不为钱,渔歌欸乃叩渔船。得鱼换酒醉明月,一轮还系江之边。

忆昨龙眠为写图,金壶墨汁何模糊。高堂挂壁坐兴叹,知者还应寻坦途。

洛阳纸价因兄贵,蜀地红笺为弟贫。
南北东西九千里,除兄与弟更无人。

手不扶犁舌不耕,人间生事百无成。闲思野老招寻易,偶弄渔竿得失轻。

心似不温垂竭酒,家如将败未完枰。却怜世态懵腾甚,同浴还须笑裸裎。

内史新丰不可求,长陵王气已全收。千盘鸟道归隆准,百战鸿沟割沐猴。

风雨满天来渭北,麒麟遗冢自南丘。几经汗马劳诸将,紫塞黄榆起暮愁。

汤谷之水何泱泱轮囷大木生其阳。同根两干万馀里,其间有国名扶桑。

地临仙岛蓬莱渡,蛟室龙宫还布护。幻景楼台变化多,天琛穴鳅频相妒。

君不见金乌闪闪起碧波,欃枪惊落摇婆娑。魑魅魍魉各消散,尧天舜日光融和。

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文身黑齿游恩波,金汤百二雄东顾。

团团金阙走华光,乾坤大地长煇煌。人生醉醒几驹隙,笑看扶桑海日真文章。

凡人种园花,但取红紫丽。
今我种园花,所乐在生意。
侵晨草露湿,园林有清气。
寝兴不裹首,散策绕花次。
次第除繁枝,分明去浪蕊。
客至旋结襟,舍柯惜馀味。
新稍才过屋,弱干渐拂地。
是中有深趣,欣然心自慰。

花树似簪山,晴香高惹步。纵有五湖来,不浮孤影去。

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
煮糯蒸鱼作寒食。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
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风光何处最可怜,
邵家高楼白日边。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
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淹水干。葑草青青促归去,
短箫横笛说明年。

老树空庭立,婆娑生意微。位居人下偪,春向客前归。

体弱稀交际,时危敢腹诽。虞翻无媚骨,动与世相违。

头白昏昏只欲眠,招呼长荷社中贤。余生待毙鬼门下,良会负期人日前。

畏酒暂辞金谷罚,酌泉重结惠山缘。春湖绿涨桃花水,烦借米家书画船。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