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何用遗君玳瑁簪,双珠明月照同心。
原来得自鲛人室,说到相思泪不禁。
雷思霈,明代文学家,夷陵(今宜昌市)人。公安派成员。雷思霈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四年後又中辛丑科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善吟诗,喜访名胜,写景抒怀。他不但与公安派主力袁宏道诗文理论相呼应,也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著有《百衲阁文集》、《荆州方舆书》。
  猜你喜欢
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虽承雨露居龙阙,
终忆烟霞梦虎溪。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
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秋霖过百日,岁望终何如。
嘉谷就穗生,茁茁垂青须。
宿麦未入土,大田多泥涂。
河阔不辨马,原高恐生鱼。
时政苟云失,生民亦何辜。
雨若是天泪,天眼应已枯。
浮生一虚舟,流景半修夜。
尘劳互牵挽,荏苒柏间麝。
晚从农辅游,径欲老闲暇。
二年古陵阳,解后颍川霸。
薰然君子风,卧致此邦化。
公庭散凫鹜,文字杂休假。
江山助悽惋,句法妙曹谢。
客来饮以醇,味语兼脍炙。
长风起百围,微日下三舍。
高秋搅羁怀,游了念归驾。
身名两将隐,马俟连城价。
譬之草木姿,荣枯信科夏。
公材可支颠,乃复用苴罅。
天其遗鲸鲵,慰我波涛下。
忠良人乐推,正直神所迓。
会看击南溟,风云生叱咤。
古德把茅惟盖头,飓风飘屋等虚舟。
矮窗犹有蒲团滑,也胜床前衮雪球。
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
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拟大夫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
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
南北云山赋远游,白头终老晋阳秋。
千篇留得平生稿,半似苏州半郢州。

唯愿。想像庄周,梦蝶飞轻粉。悟彻本无亲,天道堪凭信。

一志寂寥修行紧。便莫惜、假天娇嫩。捐弃家缘须陡顿。

任女男妻恨。

平湖压郡境,血食等灵媪。岂无升斗水,活此车中薧。

凉月二分残。圆缺谁看。繁镫渐远渐阑珊。独有凤箫声不断,还在前山。

夜久莫凭栏。独露漫漫。满身香雾縠衣单。料得锦帷眠惯早。

可耐轻寒。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闻君感叹二毛初,旧友相依万里馀。烽火有时惊暂定,
甲兵无处可安居。客来吴地星霜久,家在平陵音信疏。
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

无人慰幽独,之子罢登临。野鹤笼中态,翔鸿天外音。

吾儒关世运,晚节见初心。有问山间事,白云今更深。

吾岂匏瓜系此生,道人玩世以为名。百年雨露司荣悴,一日江湖见老成。

濩落情怀庄子露,浮沉踪迹楚王萍。壶公借与龙为杖,抛著青鞋到处行。

匠石搜林弃樗散,不材何敢玷簪裾。
家贫粗有千金帚,国难曾无一箭书。
今日总戎师管葛,明时征士用严徐。
野人不作功名念,欲效陶朱共养鱼。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
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
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
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
嗟余好竹处处游,径造岂减王猷诞。
湘江淇水无不到,嶰谷柯亭亦尝款。
人间音律性所好,收作鸾笙与凤管。
或裁文箨制小冠,时寻新笋供清馔。
朝行竹下暮仍往,自谓竹缘终不断。
朅来并州苦寒地,沙土扑面心烦懑。
宁无塞草共山花,惟觉粗疏俗吾眼。
胸中尘气久已积,对此汾河讵能浣。
君心饱有渭川思,挥洒风烟意闲散。
封图远送邀我题,措语苦涩颜何赧。

整我绿绮琴,弹作孤凤凰。浮云为我结,白日为我黄。

姚氏有令妇,义烈明秋霜。盛年失所天,感伤独徬徨。

遗儿甫盈尺,姑嫜老高堂。杀身赴黄泉,置此谁扶将。

古人贵全孤,念念焉能忘。鞠养力既殚,劳劳情靡极。

贫病煎我怀,荼毒安可食。重念贞节妇,秉心金石坚。

金石有销毁,妇心无变迁。奉姑尽孝养,教子穷青编。

子兮善承志,力行迈儒先。业勤道自修,应诏班朝贤。

荣身显二母,旌节其来宣。矢诗示将来,馀庆长绵绵。

族聚胶山九派开,为刊家乘几低徊。一宗流衍传无尽,两姓分支潮自来。

文学成规先祖辑,明经大力孝廉才。频将世系深探讨,小子曾叨半席陪。

勋名应拟汉平阳,历尽风尘鬓未霜。瀛海天高遥倚剑,潞河秋冷泛归航。

梦听残雨伤春草,愁断悲风起白杨。却爱一经遗业在,悯纶他日有辉光。

一雨绿千里,楚山如近人。
留君君掉首,何处秣陵春。

田父如何说,中情慨以慷。下车入其室,举手贺年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