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塞马南来的凶残与金朝君臣将帅的昏庸无能导致亡国。蒙古军队狂奔而来,硝烟滚滚,战火连天,汴京城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草木失色,百姓悲号,天昏地暗,战鼓震天,大有“天穿地裂”之势。全国呈现出一片混乱。接着作者沉痛地指出导致金朝亡国的原因:本来可以凭借险要山河作为屏障以拒塞马,但朝廷昏庸,将帅无能,以致“百二河山”的险要也发挥不了作用,使蒙军长驱直入,直逼九重,终至亡国。作者既痛心国亡,又气愤统治者的昏聩,心中之气,悲抑难平。
下片写亡国之惨状和自己的心灵感受。“长戈袅”四句,蒙军长戈飞舞,连天空的飞鸟都已灭绝,原野上尸体多得无处堆放,似乎河中流淌的都是鲜血。兵燹酷烈,生灵涂炭,这是如实地描述当时元军的暴行,字字血泪,力敌万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回写自身。以“叹”字领起,在国难之中,活着的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与家人动辄失散,遂成永别。词写到此,已将国难家难写尽,于是以“回首”二字宕开,追古伤今。当年的汴京,春光满城,莺鸣芳树,燕舞晴空,如今却疮痍满目,雕栏虽在,明月犹悬,而人事全非,故国之思,令人肝肠寸断。接着,以“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作结。“更”字加强感情力度,河水呜咽,着一“空”字,透出作者在亡国之后无可奈何的悲叹,徒增伤感。
全词写兵祸以实录,用史笔也;写悲感移情于景,用笔空灵。词情激愤,悲壮沉重。
山色分东曙,征衣袭晓寒。苗生初展绿,梅熟尚留酸。
旅思凭诗遣,岩花带笑看。天风如有约,九万助鹏抟。
东风入上阑,众草靡靡绿。有客远行游,倚舟河水曲。
河水深且长,帆樯千里瞩。金陵佳丽都,洵美多旧俗。
石渠对图史,吏隐谐所欲。奈何卑栖子,风尘独踯躅。
缘木谅难工,积薪空自束。极眺远行云,愿作双黄鹄。
沁源有遗老,安居踰稀年。鼻祖老聃氏,遥遥乃曾玄。
髫年入頖宫,经礼穷三千。蟾宫高折桂,领教司陶甄。
黉堂拥师席,白昼那肯眠。鄠邑亦多士,教铎日以宣。
慈溪还小试,吏隐聊周旋。一朝挥印绶,去去何飘然。
庭闱足甘旨,节孝人共传。鲤庭莱衣趋,兰桂纷相联。
蜚英有侍御,超登多士先。中台应豸绣,龙敕推恩全。
朅来振风纪,将命历秦川。晴云飞太行,东望心旌悬。
时维小春月,寔逢初度天。王事念靡盬,私归宁敢专。
沁源近西土,夙昔闻其贤。所存在忠孝,食报宜绵绵。
方今天子圣,寿域开八埏。我诗贺而翁,庸续南山篇。
空山鸾啸激清音,壑断云连咫尺寻。老去贫交难聚首,眼前生客怕输心。
长镵斸处霜苗短,柔橹声中落叶深。万顷菰芦堆碧海,星星渔火入香林。
雨压烟迷开更密。手绾柔条,结个同心结。一霎软风搓紫雪。
花阴吹下成双蝶。
欲笑还颦留一瞥。淡粉轻脂,便是春消息。作弄微虫描活脱。
闲情付与匀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