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重九日,山居感兴

五柳成阴,三径晚、宦游无味。还自叹、迎门笑语,久须童稚。归去来兮尊有酒,素琴解写无弦趣。醉时眠、推手遣君归,吾休矣。富与贵,非吾事。贫与贱,宁吾累。步东篱遐想,昔人高致。霜菊盈丛还可采,南山依旧横空翠。,但悠然、一点会心时,君须记。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长啸一声,山呜谷应,栖禽惊起。问元颜去后,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
须信两翁不死。驾飞车、时游兹地。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路岐知不尽,离别自无穷。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
楚樯收月下,江树在潮中。人各还家去,还家庆不同。
客雁归何处,寒螀鸣不休。
兼之清夜永,副以长年愁。
家令有移带,中郎馀白头。
此怀诚自感,何赖怨高秋。
庄上吃油糍,鬼精魂罢休拈弄。
雁影沉寒水,穷伎俩何用施呈。
虽云博饭栽田,何似归堂向火,
静悄悄,暖烘烘。
不劳共话无宾主,衲被蒙头号万境空,
死水何曾有活龙。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缓步凌彩蒨,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何似钟山集,征文及惠休。

衰柳空城,羌笛数声,湿了楼台烟雨。珠箔四垂,客燕迷归,栖老绿阴无主。

弱不禁攀,更愁唱、阳关西去。凝伫。剩旧宛歌尘,暗飘金缕。

还记骄马章台,正花拂长堤,麦波随步。而今莫问,解舞腰肢,凄凉故宫谁妒。

便唤春回,忍再见,倚帘吹絮。歧路,肠断也,一丝丝苦。

惊世文章,门户照人,外家衣钵。多谢温存,相期宅相,此恩难说。
今朝祝寿樽前,共拜舞、诸孙下列。但愿从今,一年强似,一年时节。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聪山洺水送还迎,世事浮云几变更。白发重来相识尽,逢人欲问小时名。

春来日渐赊,琴酒逐年华。欲向文通径,先游武子家。
池碧新流满,岩红落照斜。兴阑情未尽,步步惜风花。

圣主褒崇柱石才,天书遥使凤衔来。行囊不贮殊方物,惟带清风两袖回。

秀色分齐鲁,高峰表岱宗。秦碑如尚在,欲破白云封。

重阳菊绽九江滨,彭泽风清独岸巾。千载又开庐阜径,秋英还遇古今人。

夜行冲虎入山深,独扣禅扉到竹林。僧语虚空身外性,客惭贫贱梦中心。

高斋饮罢燃松火,古箦诗成覆楮衾。明日又从何处去,荒郊寒叶正沉沉。

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
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

幽柏涧并青,芳草径初碧。参差重阁外,峭茜山碧壁。

入门松风起,偶坐溪亭夕。灵泉度烟响,归人共鸦息。

暂闻清梵落,始觉心未寂。暝色春濛濛,孤此云外石。

谁令捧檄踏征尘,佳节重过上巳辰。陟屺徒穷千里目,登场况是二毛身。

愁中无酒先入醉,客里有花不算春。总为阮囊太羞涩,归来欲赋又逡巡。

为约每无凭,今宵喜得朋。
片云波上宅,残雨梦中镫。
春冷花如病,斋清客当僧。
看山不待霁,把臂入烟层。

游丝乍绕,芳树渐齐,偶踏画桥红雾。柳外高楼,一片嫩烟扶住。

缭墙边、浅递流莺语。为惋惜、桃英万点,随风细细吹去。

窈窕寻私路。记草色香痕,旧曾相遇。欲饮琼浆,定少丽人怜与。

枉多情、门掩无敲处。笑此日、吟魂醉影,化濛濛花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