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当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当时杜甫56岁,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黄鹤注:依旧次,编在大歴二年。盖寄诗在先而题屋在后也。顾宸注:公过学士茅屋,羡其立品之高,读书之勤,故题其茅屋如此。按诗言读书以取富贵,于学士尚不相似。黄氏谓朂其子侄者得之。
仇兆鳌《杜诗详注》:学士茅居旧有藏书,上四句叙事,五六句写屋前秋景,七八句勉其子侄。下截承上。杜诗近体有两段分截之格,有两层遥顶之格。此章若移晴云、秋水二句,上接首聨;移古人、年少二句,下接末聨,分明是两截体。今用遥顶,亦变化法耳。又中间四句,平仄仄平俱不合律,葢亦古诗体也。
黄生曰:旧疑此诗不似对学士语。今考《寄柏学士诗》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始知其说,一则云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叹彼幽居,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一则云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是学士乃柏大之叔父。柏大之山居,即学士之茅屋,学士奔波之所载,即柏大山居之所精。二诗语意互见。此诗则合而言之,勉其子弟。而本其父兄以为劝言勤苦以取富贵尔。叔父业有前效,则年少积学之功,安可少哉。
桃花水绛,卵色天青,早烟著人如醉。风光日夜换,换不了、吴宫罗绮。
千年霸气。只莺日山房,鸦啼水寺。当年事。断崖老树,依稀能记。
冶丽。簇队成团,有钗虫落磴,裙梅飘砌。剑池苔藓黑,越显得、明妆绝世。
佛前私誓。怕乱水东流,夕阳西逝。凭阑望,五湖晴爽,碧空无际。
琳宫倚虚碧,瑶海含清辉。翩翩花鸟使,日暮云中归。
弱水隔玄圃,三山横翠微。明月为我佩,丹霞为我衣。
天颜觐咫尺,晃朗朝金扉。
亭亭百年树,诸天密护计。本以侍庄严,因之覆甍欐。
空凉浴佛顶,交枝云亦滞。上为风雨痕,下有龙蛇势。
九曲峰头路,吟魂日夜过。死奇曾是夭,诗好不须多。
谷雨茶谁寄,名山志永讹。年年江水满,愁绝忆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