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夕阳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
树林落叶纷纷,不知僧人住在何处?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不知走了几重。
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磬诵经,闲适的靠着一枝青藤与他交谈。
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注释
青萝:一种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此处代指山。南朝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崦(yān):即“崦嵫(zī)”,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初夜:黄昏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世界”句:语本《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宁:为什么。

鉴赏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谷,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而诗人此时正逢生活清苦、亲朋离散的艰难岁月,他寻访这样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显然是要从对方身上获得启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恼。清苦人寻清苦地,孤独客访孤独僧,俗与佛已有了精神交流的契机。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时当深秋,满山的林木飘下纷纷的黄叶,诗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却不知住在哪里。“人何在”,使人联想到诗人于山林间四处张望的神态,显现出山间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发表现出这位孤僧远避红尘的意趣,这正是诗人探访的目的。对句更将僧人的幽藏作进一步的渲染: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已不知把那盘山之路走了几重。山路入云,已见其高,何况入的是“寒云”。“寒云路几层”不仅写出僧人的高居尘上,也写出诗人不畏辛劳和艰险、—心追寻禅理的热切之举。此联二句写景而兼记行踪,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言筒意丰,蕴藏极富,堪称方家妙笔。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初夜”二字与首句“残阳”相关照,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独”字与次句的“孤”字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磐。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诗人此时站在茅屋外边,耳听清脆的磐声,眼望寂静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静谧与安详,此中再无红尘之困扰。待到僧人佛事已毕,诗人走进茅屋,与之交谈,对交谈的情状仅用“闲倚一枝藤”五个字概括,却内蕴丰富。“藤”是藤条做的手杖,极为简朴,僧人所“倚”,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见;难得的是僧人那份“闲”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微尘而已。诗人领悟了这个道理,表示今后不再纠缠爱憎,众心净虑,以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

  综观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诗人先写出访,次写途中,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诗人先将笔墨集中在探访之上,描写僧人居住状态的孤独。用“独敲”一联勾勒,“独”字和“一”字均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孤”字。用“闲”字写出佛家对红尘物欲的否定,突显出诗人希望从佛教思想中得到解脱,将爱憎抛却,求得内心的宁静。最后写诗人访僧忽悟禅理之意,更衬出孤僧高洁的心灵。此诗所表达的就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惮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汉家求猛士,云集未央宫。天外朝星淡,山西将种空。

奇谋纷并进,壮节凛生风。八阵纵横势,依然见目中。

松陵江畔客,筑室从何年。世俗徒纷纷,不知李子贤。

在彼既不知,不如醉且眠。声名衮衮谁知命,醉非爱酒眠非病。

长江浑浑无古今,群山回合来相映。呼奴沽酒不可迟,买鱼斫鲙烦老妻。

何必纫绳系飞兔,百年长短空自知。直将裈虱视天地,冥冥支枕穷四时。

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秋风老莼鲈,扁舟何日归。

偪塞天星近,纷纶世事平。
瘴消原谷长,蝗死岳芝生。
径合迷车辙,宵明误鼓声。
绔寒空数挽,履绽莫深行。
眼看山城老,心经木有神。
燕台六月旧,粤岭一冬新。
色映康衢色,花沾彩服春。
瑞多休更辑,禹甸有穷人。

海国横秀气,兹山郁嵯峨。群峰青天半,倒影凌沧波。

匡裕古哲士,结庐层峦阿。遗构委蔓草,岩扉长蓬科。

我来属杪秋,攀跻兴尤多。楼观出林表,石磴穿松萝。

琴樽落叶下,衣袂浮云过。群籁起天末,长风振寒柯。

手招谪仙人,宴坐朱颜酡。细读紫阳碑,莓苔共摩挲。

怀古访陈迹,贤达知几何。愧我山野癖,岁月徒蹉跎。

夫子金闺彦,侯庠赋菁莪。散襟发逸思,策杖仍长歌。

夔龙凤池上,珊珊振环珂。终当拂衣去,接武金銮坡。

未冠来随举子忙,当时已似失林獐。
而今年貌那堪画,手种堂前树亦苍。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禁御无风柳自斜。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绿惨红蔫春色阑,枝间黄鸟任绵蛮。知机自合高飞去,莫遣矰罗绊羽翰。

绝壁孤云仔细看,云间龙穴想高寒。碧澜寸寸横秋色,空对山灵说到难。

罗浮主者是仙才,东老诸孙亦俊哉。
风雨春城花落尽,江山故国燕归来。
酒盟自有乌巾在,笑口应随皓齿开。
十八仙人重会处,劫灰不到小蓬莱。

冬候寒威凛未央,初欣至日乍迎长。退朝一曲升平乐,共进新阳万寿觞。

小袖啼红,残茸唾碧,深愁如织。闲愁不断,冉冉舞丝千尺。倚修筠、袖笼浅寒,望人在水西云北。想绿杨影里,兰舟轻舣,赤阑桥侧。游剧归来,恨汗湿酥融,步悭袜窄。兰情蕙盼,付与栖鸾消息。奈无情、风雨做愁,帐镫闪闪春寂寂。梦相思、一枕巫山,更画楼吹笛。

一轮明月照金盘,今夕飞觞酒斗宽。为惜姮娥太清寂,几人相对话团圞。

柳阴满地水平池,门掩青春刻漏迟。
蝶梦任渠分尔汝,蛙声谁复计公私。
刘伶混世酒一石,梁叔逃名歌五噫。
午睡觉来风动竹,自收隔夜着残棋。

妄谈般若妄谈宗,误引群聋学我聋。夙契心源形实相,事随世理显虚空。

人因有执机皆塞,物为无情道尽通。可是个中真的处,太阳西去水流东。

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云实满山无鸟雀,
水声沿涧有笙簧。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
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

开山币自神禹遗,斑驳疑带衡华泥。幕文表役古仅见,随刊想见躬胼胝。

此时司空初升石夷野,考代当属虞帝制。九鼎沦亡法物尽,寸铜足宝参敦彝。

荆扬贡金错三品,八年帑给先不赀。或言太公始创九府法,得无好事矜赝私。

不知泉贝之利肇已久,洪范食货畴衍箕。禹采历山著典籍,读书不到徒多疑。

尧舛铸文缅在昔,况值帝终王始风会移。懋迁有无类粟帛,安能交易通毫釐。

奏庶艰鲜暨益稷,肯凭威令奔穷黎灵异。或称黄龙应龙助烈焚,亦非一手一足支。

将建平成地天绩,区区岂恃公句期。若论为民用民力,后何当逸前何疲。

舟车橇?急己溺,伟义非可绳蚩蚩。后世动众急鼛鼓,水衡钱亦专所司。

本乎人情乃王道,漫云不距先祇台。摩挲镇日增累欷,姒氏明德遥堪追。

圣神所作定有赫,厌火应敌岣嵝碑。川泽山林佩以入,神奸不若纷远离。

要之至宝不论用,所贵即物能见德。直为万世作表式,珍重勿替同玄圭。

玄岳倚北极,翠屏千嶂回。山寒太始雪,地阔单于台。

石室金膏閟,玉华仙掌开。傥遇通微子,骑二青龙来。

铁色苍官出涧阿,风霜饱历岁年多。根蟠翠石犹存矿,雨溜青铜不改柯。

锁甲凌云空自脱,戟枝临水亦难磨。公输欧冶休相顾,留取清阴覆绿萝。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