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星之精下天驷,产此骐驎奉天子。龙媒徕自大宛城,汗血生从渥洼水。
那知妙手居合淝,笔端能出神俊姿。顾视清高气深稳,志意俶傥精权奇。
兰筋秀骨连钱直,细毛萧捎丰颊臆。金鞿络首牵奚官,自中伏波铜马式。
一疋驻立一疋行,坐看千载风云生。鸾旗在前属车后,虽有绝足何由呈。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下有深池列钜舰,晴天雷轰夜电闪。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萋萋芳草。疏林外、月华初上林表。断桥流水暮烟昏,正夜凉人悄。
有沙际、寒蛩自晓。星星三五流萤小。见白露横空,那更对、孤灯如豆,清影相照。
昨夜梦里分明,远随征雁,迢递千里难到。西风吹过几重山,怅故人怀抱。
想篱落、黄花开了。尊前谁唱凄凉调。应念我、凝情处,听雨听风,恨添多少。
翠屏香寂,又铜壶促晚,妒云慵坼。记夜娥、坊陌年年,换几度风光,暗罗尘额。
盼极孀娥,为点逗、六街春色。甚青鸾信渺,钿轴苍空,坠欢轻掷。
沧洲半迷旧国。正铜华写照,天上愁忆。想泪铅、滴尽方诸,也凄对金仙,暂时将息。
小影山河,莫唱入、吹梅哀笛。背残镫、有人拥袖,梦寻冷驿。
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
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
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
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
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
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
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
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
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
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
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
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
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
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亭下一杯水,澄泓如有容。不因求得雨,那信有神龙。
昔闻西樵山峰七十二,巃嵷削天出平地。金瓯山势蜿蜒开,盘互其中四十里。
校书题破青山色,留得游人供宿醉。露氅风瓢结伴行,为向层峦旷盈视。
春当二月花气迎,拂林低霭如有情。丹梯远接翳门上,夹道草色春风生。
此山由来岭外奇,不到山中迥不知。黄云孤逦擎仙掌,沧海光涵浴日池。
上为云屏玉峙,七星浮黛以蔽亏。下为喷玉飞帘,千山溅雪而寒漪。
石梁倒挂明珠玑,素涛飞舞双白螭。中峰遥接天柱眉,雷坛火盖多累垂。
鸡声鸣午云间出,桃花流水何参差。仰天长啸振衣立,大科小科如拱揖。
洞拂蓬莱叠锦张,石绽芙蓉空翠湿。相传乌利炼金砂,银井留丹覆绛霞。
又传紫姑服日华,素烟玉女明三花。群真遥来聚窟宅,遂令窅窱成幽遐。
孤怀寂寂松风石,搔首林皋如夙昔。夕阳佳色款荆扉,春送香风生两腋。
每道银鱼妨赏识,草堂猿鹤怜乖隔。胜情空复留尘迹,长使山灵笑逋客。
何时揽浮邱之袖兮拉安期之舄,瑶草春深挂萝席。
方丘原自足烟霞,又奚事于朝期五岳兮暮驰七泽。
五旬光景似须臾,世路红尘懒步趋。
晚日未抛诗笔砚,芳时偷取醉工夫。
樽中美酒长须满,身外功名任有无。
最是不堪回首处,一番红槿恨朝晡。
檐铎郎当雁语孤。霜风走叶柝声粗。可怜情味倩谁摹。
一点寒灯挑不起,两行清泪滴将枯。问君此境似侬无。
行年已老拟何如,手植园林十亩馀。婢仆尽能修药饵,儿孙亲教读经书。
趋时徇俗诚为拙,守道安身未必疏。惟望多情蓬岛客,偷闲时访野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