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但仍像当初一样爱恋卓文君。
不顾世俗礼法开着卖酒店铺。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只见碧空白云。
琴台旁的野花,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昔日所着的碧罗裙。
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来几乎闻所未闻了。
注释
琴台:汉司马相如抚琴挑逗卓文君的地方,地在成都城外浣花溪畔。
茂陵:司马相如病退后,居茂陵,这里代指司马相如。多病:司马相如有消渴病,即糖尿病。
卓文君:汉才女,与司马相如相爱。
酒肆(sì):卖酒店铺。
宝靥(yè):妇女颊上所涂的妆饰物,又唐时妇女多贴花细于面,谓之靥饰。这里指笑容、笑脸。
蔓(màn)草:蔓生野草。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琴台及其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故事,表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前两联先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后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颈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尾联写相如与文君违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发出了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一如当初,丝毫没有衰减。短短二句,不同寻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弥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爱情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弹《凤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为琴音所动,夜奔相如。这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俩便开了个酒店,以卖酒营生。“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诗人对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赞赏。

  “琴台日暮云”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所见,景中有情,耐人寻味。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怀歆羡之情。“日暮云”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引出下联对“野花”、“蔓草”的联翩浮想。这一联,诗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慢世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

  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骋,而又紧相钩连,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观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作者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幻象。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文君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已经飘然悄临。

  结尾“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两句,明快有力地点出全诗主题。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紧紧相连的。《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这里,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一则是说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风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这首诗在人物描写、典故运用方面很是成功,诗写得语言朴素自然而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在艺术上,首先,人物描写生动形,十分传神。其次,典故的运用,借他人之情表自己之意。再次,时空跨越,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之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松叶正秋琴韵响,
菱花初晓镜光寒。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干。
小阁宽如掌。占螺浦、山川夷旷。千奇万状。见云烟收放。
更永夜、风生明月上。用取真成无尽藏。谁共赏。徙倚抚、危栏吟望。
除了捞波一窖无,逢人谩说走江湖。
蝦针取你性捞摝,不到得拿龙颔珠。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
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有客扣我门,丁丁如啄木。
久立门不开,客去嗔此屋。
僮奴亦怪我,无事许畏缩。
向来豪侠场,门外车接毂。
将无晚乏具,效彼龟藏伏。
山田岁将收,亦可饭脱粟。
不厌客来频,所厌客论俗。
豪辨既多违,强应还自恧。
但恨平生友,欢聚不得足。
存者隔川途,没者卧丘谷。
精微向谁剖,郁结满心曲。
何如掩关生,黾勉抱吾独。
挥弦送征鸿,悠悠楚天绿。

旧迹满西京,高谈就友生。书曾搜孔壁,诗已变秦声。

多难馀身健,新编计日成。别来头并白,望远不胜情。

官冷得酒钱,便欲糟床注。不管门东儿,张颐须咽哺。

堪笑布裙妇,遮藏备修具。君自不纡轸,何止倾盖故。

老去逢秋倍感伤,此生能风几重阳。
喜君绿蚁初浮瓮,容我黄花满泛觞。
幸返丘园如素志,况陪新旧话中肠。
已拼今日如泥醉,苦恨频年客异乡。

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

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

西施采莲处,所历已皆非。雁度轻阴去,人冲暝色归。

甲兵随地满,烟火隔林微。赖有杯中物,愁来为尔挥。

蛟涎渍顽石,磴道何崎岖。深潭湛古色,兴云只须臾。

海静江澄玉雪腮,何年和月下瑶台。
卷中不敢端详看,曾得君王一笑来。
郡城南去有华亭,花木成林竹绕停照影凤凰临月镜,传声
鹦鹉隔云屏。
分栽柳入《陶潜传》,点校茶归陆羽《经》。
我亦延州老孙子,对江相望乐清宁。
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世上几时曾好古,
人前何必更沾襟。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淫。
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沈沈。

怪煞浮萍聚。乍逢君、酒边花底,又教岐路。跋扈雄才看几辈,可但江东独步。

算容得、狂生何处。广陌三条车似水,悔不求、闻达当年误。

犹未晚,长杨赋。

横波轧轧鸦声去。倚船窗、小帘斜卷,荷香催渡。白袷青衫京洛满,相见凭传一语。

有研北、闲身如故。守厕也拚鸡犬笑,怕金台、好梦浑无据。

原不是,烟霞痼。

北阙弓旌急,南恩山斗辉。舟随春水发,盖逐彩云飞。

折柳送行旆,看花袭子衣。圣躬勤静摄,忍使谏书稀。

负郭萧然筑短墙,北山隐几意悠长。静看青草随时换,笑问白云何事忙。

范蠡浮家终觉晚,刘伶荷锸信非狂。楮冠布褐安吾分,那有移文到草堂。

丽锦匹云终,襜襜展向风。花开翻覆翠,色乱动摇红。
缕散悠扬里,文回照灼中。低垂疑步障,吹起作晴虹。
既与丘迟梦,深知卓氏功。还乡将制服,从此表亨通。
但有离宫处,君王每不居。旗门芳草合,辇路小槐疏。
殿闭山烟满,窗凝野霭虚。丰年多望幸,春色待銮舆。

停针无语倚妆台。花信费疑猜。山桃未破,海棠犹睡,林杏初开。

今年毕竟春寒重,梁燕不曾来。清明时节,阴晴气候,懊恼情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