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楼

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
要想问孤飞的鸿雁,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同样悠悠茫茫!
注释
夕阳楼:旧郑州之名胜,始建于北魏,为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曾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等齐名。
荥阳: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一带。
是:指夕阳楼。所知:所熟悉的人。萧侍郎:即萧澣。《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七年(833)三月,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九年六月,贬遂州司马。”《地理志》:“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萧澣贬遂州司马,不久病逝,李商隐作有《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花明:九月繁花凋谢,菊花开放,特别鲜明。柳暗:秋天柳色深绿,显得晦暗。绕天愁:忧愁随着天时循环运转而来,秋天有秋愁。
重城:即“层楼”,指高高的城楼。楼:指夕阳楼。

赏析

  这首诗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以艺术的手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感慨,读起来沉郁真挚,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翔的画面。李商隐用他生动的笔墨,既写出了夕阳楼的真实风景,也尽情倾诉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首两句”是倒装语。“花明柳暗”的风景是在“上尽重城更上楼”后所见。但第二句对于第三句的“欲问孤鸿向何处”,又是顺叙。可见诗人构思炼句之巧妙。像《登乐游原》一样,诗人的身心异常疲累,灵与肉遭受着痛苦的煎熬,心灵的宇宙愁云密布,内心深处感到异乎寻常的压抑与孤独。所以诗人“上尽重城更上楼”时,不愿,不甘,乏力,又无可奈何,“上尽”,还要“更上”,成了一种负担,一种难以承受的体力和精神的负担。这与王之涣“更上一层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诗人登楼所见景物有二:一曰花明柳暗。二曰悠悠孤鸿。众所周知,任何诗人描摹景物,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审美选择,并把选择对象在自己的心灵中加以主观化的熔铸。成为诗人自己的经过改造了的景物。《夕阳楼》诗中所出现的“花明柳暗”,说明时值春色烂漫的季节,大自然本应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天地。但是李商隐却没有“峰回路转”、“又一村”的那种感觉,而是把弥漫在诗人自己胸际黯淡的愁云,又转而弥漫到“花明柳暗”的景物之上,使如许春色也蒙上了一层万里愁云万里凝的黯淡色彩,而且诗人胸际的愁云又放而大之,弥漫充塞到了天地间,成了“绕天愁”,此愁不同于它愁,此愁悠长、纷乱。李商隐诗在遣词造句上是非常讲究的,同一事物,他不说“柳暗花明”,而写成“花明柳暗”,词序排列由明而暗,而愁,以显出情绪变化的层次,如按通常“柳暗花明”的说法,便乱而无序了。由此可见诗人对意象的关注,造境的巧妙。

  诗中三 、四两句专就望中所见孤鸿南征的情景抒慨。仰望天空,万里寥廓,但见孤鸿一点,在夕阳余光的映照下孑然逝去。这一情景,连同诗人此刻登临的夕阳楼,都很自然地使他联想起被贬离去、形单影只的萧澣,从内心深处涌出对萧澣不幸遭际的同情和前途命运的关切,故有“欲问”之句。但方当此时,忽又顿悟自己的身世原来也和这秋空孤鸿一样孑然无助、渺然无适,真所谓“不知身世自悠悠”了。这两句诗的好处,主要在于它真切地表达了一种特殊人生体验:一个同情别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未有意识到他自己原来正是亟须人们同情的不幸者;而当他一旦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时,竟发现连给予自己同情的人都不再有了 。“孤鸿”尚且有关心它的人,自己则连孤鸿也不如。这里蕴含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冯浩说三四两句“凄惋入神 ”,也许正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而“欲问”、“不知”这一转跌,则正是构成“凄惋入神”的艺术风韵的重要因素。此诗体现了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835)秋。据作者自注可知,萧澣正在遂州。夕阳楼是大和七年(833)萧澣在郑州任刺史时所建。李商隐昔曾投靠萧澣为其幕僚,因为才华过人深得萧澣赏识,可以说有知遇之谊,故称“所知”。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弭楫想登临,闲云护日阴。
青蒲泗水阔。古木汉祠深。
应醉杯中物,谁闻泽畔吟。
禅坊养奇客,轻别若为心。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蛮藤编箧自番禺,锦袋罗囊尽不如。
乞与扬州贮诗草,行春谁怕雨随车。
世事如尘扫又生,梧窗终日坐冥冥。
有时饮罢却行乐,立看风吹阁上铃。

南明石像世称奇,人说嘉州具体微。大小何烦较吴蜀,法身无处不同归。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欲觅溪头路,春泥不可行。归来小窗下,袖手看新晴。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卷帘疑是弄妆人。粉面带春醒。
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微风不动水纹平。倒影斗轻盈。

顼帝寒威何酷烈,东南地维迸将裂。太湖坚冰百丈深,鱼龙潜窜重阴穴。

千村惟见冻凝云,万顷不闻涛喷雪。西风日吼天地昏,估客渔翁往来绝。

瘦日隐见无晶辉,钟山烛龙光欲歇。虽然阴气终回旋,可忍罢民重酸切。

官税榜笞髓已枯,天行严凛骨还折。时闻艇子陷冰围,绝炊陨命鼋鼍窟。

兼之茆屋僵赤肤,妻儿号寒忍呜咽。嗟乎彼苍何梦梦,水旱频仍不堪说。

复见杀气东南行,灾沴荆吴恐仍结。君不见千户封五陵侠,软裘快马出京阙。

谁信无衣叫寒月。

闽粤古城东,千岩半梵宫。冒寒寻水石,尽日倚虚空。

钟鼓何须急?壶觞亦有终。翩翩北海寺,碑版翠无穷。

运出三爻兑,龙飞九五乾。要荒归化育,豪哲入陶甄。

有幸恩涵海,无私德应天。偏师收百越,一鼓下三川。

天子能身正,元戎不自贤。重光道同轨,累圣德相联。

策决九重内,功归万乘权。群雄哀稽颡,多士喜摩肩。

辅弼规左右,丞疑赞后前。开夷逾汉武,平叛跨周宣。

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览机云母障,受谏翠华軿。

款塞诸蛮洞,来朝百济船。降王趋陛阙,强虏列氓编。

净扫妖氛变,潜消烽火烟。词臣游馆阁,幽隐起林泉。

尧舜文明盛,商姬礼乐全。九成合古奏,二雅咏新篇。

世卜千百世,年斯亿万年。宗亲成蒂固,国祚等瓜绵。

圣政舆人颂,天威万古传。勉旃封禅事,不用策安边。

负郭有佳处,昔时来未曾。梅高居竹表,石瘦倚兰层。

置酒能要我,哦诗更得朋。醉挥君勿怪,明日吊溪藤。

仙云叠翠拥仙楼,一瓣心香到十洲。寿世文章宗大雅,仁人气谊羡清流。

新诗韵续三生约,宝剑光寒五月秋。无数高才题粉壁,我来翘望鹤添筹。

当年昔岭遇艰辛,慷慨捐生有几人。万古难磨忠义节,一心看得死生真。

西民痛断碑前泪,北阙恩隆陇外身。最喜凤毛能继美,衣冠接武慰严亲。

林屋秋高已自凉,山中新酒熟鹅黄。银丝岂必鲈鱼脍,金粟齐飘桂树香。

泉石最宜微著雨,芙蓉犹好未经霜。临流不尽归桡兴,隔水渔灯见小航。

亢帆安陵浦,泛舸清川浔。渚枉倦回沿,厓倾诧崎嵚。

寒原变凄候,浮霭散层阴。落日隐丛薄,孤霞冒平林。

虽同佳人娱,屡兴游子吟。登高谁为情,枉兹岁物侵。

旷达获自古,维絷惭在今。缅怀篱下菊,结念丘中琴。

川涂渺无绪,风波浩难任。行因逐物役,杳然返素心。

更从何处寄诗筒,浪蕊浮花到眼空。入梦几回寻旧雨,相思一夜起秋风。

看云携屐灵泉寺,醉月飞觞带草堂。回首不堪长太息,愿君高唱「大江东!」

养拙藏愚春复春,清朝未达自嫌身。

谁知野性真天性,忘却平津是要津。

但有壶觞资逸咏,耻将名利托交亲。由来人事无常定,况是人间懒慢人。

一朵奇花带笑拈,何年移种此山岩?至今犹见空中色,自是西来玉骨纤。

骨肉本天属,不以忧患间。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守死获父灵,竟以血同溅。

弱孙初髫龄,詈贼气冲汉。兰玉甘摧折,行路尽悲怨。

有仆枕尸股,泣诉肠欲断。精诚格豚鱼,渠凶为感叹。

三世归楄柎,匡勷成馈奠。人生岂无死,天网明如电。

至今潜山族,华簪享余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