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八月的洞庭湖一片清秋,辽阔的潇湘水滔滔北流。
关山万里做着回家之梦,他乡为客难奈五更离愁
无须打开书卷细细品味,只应开怀畅饮醉卧酒楼。
长安洛阳亲朋故旧无数,什么时候再与他们同游?
注释
同:即“和”的意思。这是一首唱和之作。王徵君:姓王的徵君,名不详。徵君,对不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隐士的尊称。《后汉书·黄宪传》:“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洞庭:湖名。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
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唐杜甫《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还家:回家。
为客:作客他乡。五更: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书帙(zhì):书卷的外套。《说文》:帙,书衣也。一作“书箧”。
偏宜:只应当;最宜;特别合适。
故人:旧交;老友。京洛: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泛指国都。
同游:一同游览。

赏析

  张谓的诗,不事刻意经营,常常浅白得有如说话,然而感情真挚,自然蕴藉,如这首诗,就具有一种淡妆的美。

  开篇一联即扣紧题意,写洞庭秋色。“八月洞庭秋”,对景兴起,着重在点明时间。“潇湘水北流”,抒写眼前所见的空间景物,表面上没有惊人之语,却包孕了丰富的感情内涵:秋天本是令人善感多怀的季候,何况是家乡在北方的诗人面对洞庭之秋。湘江北去本是客观的自然现象,但多感的诗人联想到自己还不如江水,久久地滞留南方。因此,这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引发了下面的怀人念远之意。颔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然而却时间与空间交感,对仗工整而自然。“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五更愁”,点时间,竟夕萦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此为实写。颈联宕开一笔,以正反夹写的句式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愁情:在乡愁的困扰下,翻开爱读的书籍已然无法自慰,登酒楼而醉饮或者可以忘忧。这些含意诗人并没有明白道出,但却使人于言外感知。同时,诗人连用了“不用”、“偏宜”这种具有否定与肯定意义的虚字斡旋其间,不仅使人情意态表达得更为深婉有致,而且使篇章开合动宕,令句法灵妙流动。登楼把酒,应该有友朋相对才是,然而现在却是诗人把酒独酌,即使是“上酒楼”,也无法解脱天涯寂寞之感,也无法了结一个“愁”字。于是,尾联就逼出“有怀”的正意,把自己的愁情写足写透。“故人京洛满”的热闹与诗人独处异乡的冷清形成鲜明对照。在章法上,“京洛满”和“水北流”相照,“同游”与“为客”相应,首尾环合,结体绵密。从全诗来看,没有秾丽的词藻和过多的渲染,信笔写来,皆成妙谛,流水行云,悠然隽永。

  淡妆之美是诗美的一种。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它虽然不一定是诗美中的极致,但却是并不容易达到的美的境界,所以北宋诗人梅圣俞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清雅中有风骨,素淡中出情韵,张谓这首诗,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思乡,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作者任尚书郎时出使夏口(今湖北武汉武昌),与诸子泛舟洞庭湖时所作。当时同游的王徵君写了一首《湘中有怀》诗,张谓这首《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即为其唱和之作。
张谓(生卒年不详),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猜你喜欢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
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我如老屋人多阅,肮脏如君真可悦。长涂未骋驹伏辕,窘步无堪鲋依辙。

诸贤衮衮位华显,独子栖栖困岩穴。何妨虎子聊一探,况是龙泉未虞缺。

前时羹稀客告去,尔日瓶空粮又绝。不缘闵已赋牢愁,独为伤时拭清血。

燕颔食肉骨素奇,龙额封侯计非拙。勉旃矍铄出据鞍,收卷毛锥从此决。

若个龙眠手,能传处士诗。借他窗上影,写作雪中枝。

顷刻回春色,轻盈动玉卮。不能殷七七,横笛月中吹。

老来怀抱向谁开,岁晚无花荐一杯。处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开梅。

只教诗句清如雪,看得荣名细似埃。管葛诸人端解事,也曾遭我笑渠来。

石墨沈沈阴火红,赤丹成澒出金铜。百年千岁莫枯竭,下告黄泉上碧穹。

充繁东壁尽书编,不解删存枉展诠。天产哲人今贯古,时宗盟主俗资贤。

无情片语弁髦弃,有用群言琬琰传。从此缥缃怀至宝,祖龙不用虐灰燃。

神岭划如辟,亘空绵一梁。
虹衢玉京路,烟道羽人乡。
迸水藏金涧,悬萝暗紫房。
尚迟瓢锡度,临眺伫斜阳。

所思迢递隔三湘,为绣长幡供法王。但是有情皆满愿,妙莲花说不荒唐。

万翠千红锦一张,春秋何处不芬芳。
谁教无赖狂风雨,收作年华入鬓霜。

路上仙岩最上溪,仙家住处有丹梯。瑶台鹤下天风冷,灵锁花深晓日迷。

五色芝房团紫盖,千年石髓裂青泥。羽人即此宜高隐,岂在昆崙万国西。

策勋际盛皇元世,赐姓为廉旧相家。江上行逢瑶圃树,天边归泛玉河槎。

黄封蜡水人人酒,白下春风处处花。谁谓王孙慰离别,踟蹰芳草独兴嗟。

列巘层层拱四维,雪消斜日透林霏。寒潮夜向钱塘落,估舶春从海峤归。

沈氏楼边新燕入,罗家宅里旧人稀。惟余一片都梁草,怀抱馨香斗菊妃。

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

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盈垂两目。

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

此时行坐閒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

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料得君心当此际,已拚抛却閒田地。

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

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

鸡鸣犬吠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音。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

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

堂上双亲发垂白,用尽倚门多少力。孟郊曾赋游子行,陟岵如何不见情。

室中儿女亦双双,频问如何客异乡?异乡知是育才处,人情不免且契慕。

低头含泪告儿女,游必有方况得所。八月凉风满道途,好整征鞍寻旧路。

吾乡虽多俊秀才,往往怕君头角露。圣朝飞诏下来春,青毡早早慰双亲。

飞龙公道取科第,男儿事业公卿志。笔下密密为君言,书中重重写妾意。

秋林有声秋夜长,愿君莫把斯文弃。

长安画士称三朱,黄生卖画来京都。促膝已觉气潇洒,下笔忽见云模糊。

结交只有严芗府,历下亭边听秋雨。卸驴先访净业湖,百顷莲花数声橹。

打门同醉西涯斋,蔬笋登盘苔上阶。夜深谁遣鬼神入,床头壁上生烟霾。

二客据案各狂笑,放笔为之非意料。当场许吐胸中奇,大叶粗枝出神妙。

望古我为人材愁,此画何减寅与周。飘泊淮海同沙鸥,有才无命将焉求。

清风明月随处有,白云在天笔在手。鹤可僮兮僧可友,我尚随人呼漫叟。

得钱便买菱与藕,三朱邀来同酌酒。

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午梦初回画正长,新蝉学噪韵悠扬。湘帘似水波纹澹,叶幄如云日影凉。

心静却缘知事少,身闲又为赋诗忙。增侬兴致连宵雨,嫩竹参差已过墙。

遗编翻不忍,转忆课经时。过爱翻成薄,求全屡受笞。

一灯寒夜影,十载膝前儿。辛苦成何事,酸心我不慈。

白发人千里,朱门月半扉。燕山云去远,泽国雁来稀。

无夜不成梦,有书空道归。遥怜北风劲,寻便寄寒衣。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柳子厚之灵:

  嗟嗟子厚,而至然耶!自古莫不然,我又何嗟?人之生世,如梦一觉;其间利害,竟亦何校?当其梦时,有乐有悲;及其既觉,岂足追惟。

  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子之中弃,天脱馽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词。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子之自著,表表愈伟。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群飞刺天。

  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遍告诸友,以寄厥子。不鄙谓余,亦托以死。凡今之交,观势厚薄;余岂可保,能承子托?非我知子,子实命我;犹有鬼神,宁敢遗堕?念子永归,无复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呜呼哀哉,尚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