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咏的是难过风光中的原野暮色。朝与暮作为特定内容可以有昂扬向上和颓废没落的寓意,但作为自然景色却都很美,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绚丽而富于变化,都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在古典文学中写暮色的名句、名作是不少的,欧阳炯能寓奇于变,写景抒情,与前人不相因袭,具有艺术魅力,他写南国新异景物,是出于妍雅之笔。这一首像一幅旅人暮归图。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词一开头虽无一字写河,而河已突现在画面。从远岸、沙滩,人们不难意识到附近有一条鱼归路曲折并行的河流。岸之“远”,“沙”之平都是人的感觉,所以词虽未直接写人而旅人也自然突现在画面上了。然后词人着一“归”字,使他的活动内容更为具体,而且能引起人的丰富联想。至于“日斜”、“晚霞明”,既点明了归途的时间,又渲染了景物的色彩。应当说这两句十一个字已把旅人暮归的背景表现得颇有画意了。下面三句则是画面的中心,是近景,是特写,它使暮景带上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这景象只有南国才有。
孔雀的珍奇美丽,自古为人称道。屈原《九歌》描写少司命华丽的车盖,已提到以孔雀羽为饰。欧阳炯写的不是人工饲养的孔雀,而是野生孔雀。他写旅人忽见河边孔雀开屏,它那徘徊四顾的神气,俨然自怜其尾。孔雀长期未受人们侵扰,与人相狎,所以尽管起初被旅人的脚步声吓了一跳,但看看旅人又马上镇静下来,并没有拖着长尾飞去。
这首词,从押韵看,它先用平韵,后用仄韵,给人以音律变化之美。整首词重视创造意境,景中有人,所以有以少胜多之妙。
昭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
况乃嫔嫱微,未得当獯鬻。奈何弄文士,太息争度曲。
生传琵琶声,死对青冢哭。向令老后宫,安得载简牍。
一时抱微恨,千古留剩馥。因嗟当时事,贤佞手反覆。
守道萧傅死,效忠京房戮。史臣一张纸,此外谁复录。
有琴何人操,有冢何人肃。重色不重德,聊以砭世俗。
万方仪态天风生,素女始教轩皇兵。长兵戈矛短兵剑,剑花夜发芙蓉燄。
越王铸剑光满池,天遣素女为之师。亡吴霸越赖有此,世人但道有西子。
南风烈烈扬胡尘,雌雄剑化延平津。可怜歌舞太平日,卧薪尝胆今无人。
我来吊古越台下,眼中突兀扶风马。苦将古事作今图,宝剑非真美人假。
下穷九地上九天,转劫将逢龙汉年。且寻南岳夫人去,唤起千秋女剑仙。
天涯游倦返征车,爱僻来从茂草居。静对山光能悦鸟,閒临水色不惊鱼。
清风有意来松径,皓月多情恋竹卢。咫尺相亲谁似我,饱看良友满床书。
隆冬西北云,群物共衰槁。万雪閟阴崖,青松一何好。
小竹不受风,低回向人扫。茅檐化穹一,树压珊瑚倒。
谁将渭水竿,移舟入瑶岛。此时沙漠天,齧旃命如草。
复有辕下车,夜蹶蓝关道。哀哀节义躯,何如此溪老。
溪老谓余言,贞心当自保。讵知三尺蓑,功成在华颢。
偶出官桥倚落曛,诗家触景谩纷纷。弹琴在峡惊闻瀑,罨画为溪喜得云。
竹筱晚深樵弛担,莎根秋短牧归群。道旁更有枌榆社,欲脱蓑衣藉酒醺。
昔别尊前刚夏五,犹云相见约春三。无端欲去挥清泪,岂识从兹隔胜谈。
南省官能终赵秉,西州路忍愕羊昙。雨声黄叶苏台下,回首行窝百不堪。
芙蓉江上集名流,门第金张孰与俦。洛下文章丽元圃,徐州赋笔美黄楼。
瞻依云舍情偏挚,笃睦天伦谊独周。岂但争传贞孝传,褒然诗史重千秋。
经谈孔壁士如林,翘首龙门冀赏音。檐内命题秋院静,灯前批卷夜堂深。
赋惊五色宁迷眼,笔想三长独苦心。淡墨榜开舆论惬,高名从此重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