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束书儿,穿穴蠹栖桂。及当千人军,往往出下计。
谁如冠军豪,飘扬选锋锐。刺手拔鲸牙,洒落见孤诣。
更看抉重关,喜色动春袂。
如悬夜雨润冬晴,菜本朝来翠浪平。菊老容成宜退听,梅开真爱欲相迎。
拥炉静坐心非想,把笔题诗思过清。写寄城西老朋友,数能过访不无名。
几年思虑漫营营,重见西山眼倍青。胸次无尘元自好,床头况有洗心经。
绿鬓低低压翠钿。双眉弯似月、斗婵娟。夜凉和袖拂冰弦。娇无奈、何况酒尊前。
歌罢意悠然。一声新雁过、暗愁牵。明朝江上水连天。凌波步、万一故人怜。
吾侪客京师,晨夕厌欢聒。僦舍八九椽,郁溽增烦渴。
有如辙中鱼,噞喁不可活。百鸟趋高门,䟃?互挥喝。
论辩苦难裁,气焰欻相夺。所丧或捐躯,所得未易撮。
我闻江湖间,连山翠如抹。山下走沧波,山巅富松栝。
凫鸭乱菰蒲,鱼鼋聚坡堨。世事剧飞电,人生真漂沫。
谁其违乐游,而此卷颦额。君直秘书阁,日趋黄金闼。
忽思云水行,飘然谁能遏。朝出都门东,襟胸迥披豁。
放舟下淮楚,天地顿空阔。莫苦道路难,暑令恍已末。
君看日月疾,俯仰换裘葛。无谓监州微,孔孟犹短褐。
时来发光华,春阳奋枯蘖。惟君饱才术,流辈服颖脱。
早作归朝期,岂学弦与筈。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馀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