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轩叔原韵 其二

自惭政迹少甘棠,澹泊无为耻见长。寄语东宁贤太守,霜威到底逊春阳。

庄年,字榕亭。江苏长洲人。监生。清乾隆六年(1741)任淡水厅同知,七年(1742)升福建建宁知府,八年(1743)任分巡台湾道按察史司副使。在台期间,曾重修东安坊、台湾府儒学。范咸、六十七重修《台湾府志》时,曾负责协纂之工作。著有《澄台集》一卷。
  猜你喜欢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太公辅西伯,严子客东京。独有汾亭者,无人得姓名。

回首章台路。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拚一日、来游一度。除却忧愁风雨外,肯容他、野马埋双屦。行乐地,更何处。人生忍把佳期误。况今朝满坐春风,怎禁不去。莲社兰亭当日话,便合从今委付。算此语、非缘要誉。饮少欢多还觉醉,看归途、叠嶂青无数。情未足,日催暮。
江上岁云暮,风波无定时。
天寒归鹤早,水阔到船迟。
老去颇谙事,病来仍废时。
愿君逢驿使,寄赠小梅枝。

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莫怪围棋忘瓜葛,已能作赋继《灵光》。

西风江上荻花秋,鲙玉频年念昔游。世事真成一可恸,身名那问二宜休。

公卿礼饯何为者,僮仆欢迎有此不。鬓影毵毵纷翠葆,晚来钟漏亦怀羞。

佛宇崇崇倚翠微,万株松盖碧相围。
崎岖短策频行路,盘薄胡床暂解衣。
自笑将身为马走,不妨着眼趁鸿飞。
枕流漱石平生事,却为蜗蛮定是非。
雁影横天报早霜,松声沿路奏清商。
旧时记得诗家说,落日下山人影长。

神久尘缘久未忘,飘然随月到高唐。欢情未接还惊觉,云雨阳台空断肠。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朅来坐官府,颇觉此原违。
城头望群峰,欲往类绊羁。
三春苦风雨,晴日一伸眉。
沙边散车骑,竹舆从呕咿。
独与三四客,野服相追随。
亭高俯空旷,洞古探环奇。
县崖隐日月,幽壑蟠蛟螭。
涧水杂鸣佩,松风发清吹。
兴来即倾酒,语到亦论诗。
聊揩簿书眼,偿此閒暇时。
所历固未厌,所感多余思。
昔游木叶下,今兹绿阴肥。
江山虽可识,岁月乃如驰。
素餐岂不念,怀安敢云私。
归来耿不寐,欹枕听晨鸡。

花映纱窗白日迟,纸光玉版砚红丝。墨猪笔虎关名誉,珍重濡毫欲写时。

南国碧云暮,西风芳草多。相思故人远,如此别情何。

清绝山僧笔,苍茫楚客歌。凭将万里意,一问洞庭波。

这无为,先天造。有有无无,端的无穷妙。最上不空谁曾到。

强曰为名,假作字之号。

道真常,大秘奥。觉象圆明,得一元顿教。代代相承心印宝。

压尽傍门,独显真大道。

戴花三朵镇长春,谁识玄中不二门。醉里自传神似活,终当不老看乾坤。

功夫真处在持操,外泽中乾亦谩劳。独探圣言求实用,岂同末俗为名高。

二石儒林宗,高名继坡颍。家书七百通,学术商之稔。

岳岳衎石翁,碑版照五岭。晚岁刊经说,传注遍收捃。

参考阙其疑,雠校心惟谨。先生学尤力,万轴朱蓝靓。

琳琅诸父贻,卷过南阳井。学海为上驷,文鉴亦神品。

览观不自足,异籍频搜诇。经访公库本,韵求汲古影。

吴郡怀杜诗,南阳忆耿秉。惟时藏书家,别下迹最近。

振绮若拜经,一瓻乞通请。善本遇辄校,三史尤精审。

缺漏补正义,杂揉理索隐。班有特斋藏,志取南雍本。

副墨曾过录,细字目为首。嗟从雕搜兴,一书恒数锓。

数曲亦已难,婪取那可尽。何况字句间,异同细已甚。

半部蟫蠹馀,求之金百饼。书仓困检点,舟车艰载捆。

奚如萃一编,朝夕便观省。肉弗义不遗,眉列目易醒。

坐卧挟与共,得一馀可屏。先生老学官,辛苦仰寸廪。

豪侈输绛云,浩翰谢千顷。徒以精力勤,敌彼金布赈。

孤灯一对勘,百城俨吞并。平生苜蓿感,官斋颜以冷。

犹闻念长安,千里致脩脡。爰知友于笃,匪直文誉并。

厚德族党钦,清芬子孙引。一帧六丁遗,宝视宗彝鼎。

古星当崖映日间,年年常伴白云闲。
糇粮丹火何从出,四面无人见下山。
当户晓山青倚汉,傍簷风竹冷敲秋。
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
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曾扈銮舆上玉京,更持武节定西兵。绣裳日射麒麟阁,玉帐云寒骠骑营。

竹树晴烟浮楚甸,柳花春雨隔樊城。群儿拍手襄阳道,应为将军播颂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